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當心都市“擁擠綜合症”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4-2-24 16:58
標題:
當心都市“擁擠綜合症”
當心都市“擁擠綜合症”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jpg
(4.97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24 16:58 上傳
眼下,車水馬龍的都市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但在這片繁榮中,擁擠的人群正滋生蔓延著一種稱之為“擁擠綜合症”的隱患,特別需要人們予以高度警惕。
所謂“擁擠綜合症”,其實不能算是一種真正的疾病,但它又比許多真正的疾病表現形式更複雜多樣,並且涉及到社會、心理和生物的致病因素的各個方面。
首先,從社會致病因素來說,擁擠造成的環境污染、噪音和交通不暢等,使得疾病容易傳播,頭腦容易發脹,性情容易急躁,也容易造成疲勞、心悸、胸悶,甚至呼吸不暢之感。
其次,從心理致病因素來說,長期處在擁擠環境下生活的人們,由於高度的緊張與焦慮不安,容易導致心理狀態失衡。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為什麼有人在擁擠的車上火氣大,常為一點小事而爭吵,甚至動手動腳。其實,這正是由於擁擠使人們大腦皮層調節功能紊亂,進而出現心理障礙,易產生異常興奮感的結果,若有不慎便一觸即發。
再其次,從生物致病因素來說,擁擠情況下既可因人多而雜,空氣中混雜各種細菌與病毒;又可因人的熱量積累而不易發散,造成環境溫度升高,有利於細菌與病毒活力增強,這樣細菌與病毒便容易侵入人體,造成疾病傳播或流行。
根據醫學專家研究的結果顯示,“擁擠綜合症”突出的表現除感染性疾病增多外,最典型的是都市裡患高血壓、心臟病、神經衰弱、精神心理失常的比例顯著高於相對寬松、平靜和自然的農村人群。
可見,“擁擠綜合症”是一個較為复雜且又隱蔽性強的城市人群中的隱患,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加以預防,從三點著手:
一是要加強城市建設、改善交通、住宅和公共場所、文化娛樂場所的設施狀況,同時把計劃生育措施落到實處,以使人口密度逐漸降下來。
二是城市居民在當前擁擠的環境中要注意心理素質的鍛煉和提高,養成謙讓、禮貌的文明習慣,培養沉著冷靜的精神,以減少擁擠對心理的影響和負性作用。
三是有時間可到鄉村田野多走走,以呼吸新鮮空氣、鬆弛繃緊了的大腦神經,使失衡的心理恢復平衡。
總之,“擁擠綜合症”關鍵在於防,方法和形式還可更多樣化些。
資訊來源:
生活萬象/EQ充電站
epochtimes.com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