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了解父母的口非心是
[打印本頁]
作者:
InfiniteStratos
時間:
2014-2-24 14:26
標題:
了解父母的口非心是
當女人說「不」,不一定就是「是」,然而,當父母說「不」,他們的意思往往是「是」。
小王的父母從多倫多回港探望女兒和女婿,他們選擇了清晨六點鐘第一班機降落啟德機場。兩老在電話裏叮囑小王不用來接機。
「太早了,你們還要上班,我們自己乘的士就行了,千萬不要來。」兩老說。
小王說:「我來接你們吧。」
兩老多番力拒女兒的好意。
那天清晨,小王和丈夫聽話沒有去接機,兩老自己乘的士來到。兩老留港的一個月裏,所有親戚都知道他們回來那天,女兒女婿竟然沒有去接機,要兩老自行坐的士回來,可以想像,那個清晨,當兩老興高采烈地走出機場,看不見女兒和女婿,是多麼的心酸,說不定就在那裏老淚縱橫。
有時候,你送禮物給父母,他們總是說:「不用,太貴了。」
你給他們錢,他們總是說:「不要,不要,你留著自己用。」
你問他們:「擺幾圍酒替你慶祝生日好嗎?」他們總是說:「不要浪費,不要浪費。」
你問他們:「喜歡跟我們一起住嗎?」他們說:「不喜歡,不喜歡,我在這裏住慣了。」
比女人更口是心非的,原來是我們的父母,礙於尊嚴和愛,他們很少說「是」。
作者:
jack0911
時間:
2014-2-24 15:22
常常聽父母親說"不用這樣","不必麻煩","我用不到",
年輕時粗枝大葉的我,常常沒注意,
也沒在意,但是慢慢隨著年齡漸長
才發覺有時候父母親的拒絕,
並不是要或不要,好或不好的是非題,
其實是個選擇題,
除了是與否的選項,答案其實是以上皆可
潛台詞是
"有這份心意很好,但是如果造成你的負擔困擾就不好了"
所以這答案是"以上皆可,量力而為"
這是我的解析,有些事做了固然是子女孝心的表現,
但是不做並不是子女的不是,而是父母親不想要,
如此子女也有個下台階,心裡也不必牽掛著.
這就是父母親對我們子女的體貼與包容.
所以我目前的做法是
如果力有所及,
覺得有需要的,該做的,
就直接做了吧,
雖然一樣會聽到"不用這樣","不必麻煩","我用不到"
但是看見父母親說這些話時的笑容跟驚喜的語氣
一切都值得了.
PS.當然啦,如果開口跟父母借錢被拒絕,那就別想太多了XD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