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男女擇偶教育程度影響婚姻對象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4-2-21 23:04
標題:
男女擇偶教育程度影響婚姻對象
男女擇偶教育程度影響婚姻對象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jpg
(28.81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21 23:02 上傳
婚姻自古以來即具有其神聖的意義:中國古時的結婚儀式以天地為證,新人要拜天地才算是正式的夫妻。(Getty Images)
(大紀元記者吳麗莎、宋惠綜合編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從談戀愛到走向地毯的那一端一直是適婚男女熱中的話題。然而,時代的變遷,網路的普及,以及教育的提升也正在影響著青年男女擇偶的選擇。
美加人士喜歡與相同教育水準的人結婚
據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指出,在最新的世代裏,選擇與自已有相同教育背景結婚的比例突然明顯上升,特別是具有大學文憑的女性增加最多。三十五歲以下的加拿大夫婦中,有百分之五十四擁有相同教育的水準,比一九七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三高。同一期間的美國,這個比例由百分之四十九上升至百分之五十五。另一個現像是美加地區,高學歷和低學歷通婚的比例在大幅下降。
研究中指出這種與受過更好教育的人結婚,主要的關鍵在於避免家庭中夫妻雙方有不平等的收入產生。相關數據顯示,年收入超過七萬五千美元的家庭中,百分之九十二的孩子與雙親生活在一起。而年收入低於一萬五千美元的家庭中,這一數字只有百分之二十。 台灣男女因教育程度差異呈現婚姻供需失調
拜教育普及之賜,自1992年起,台灣女性高等教育人數比率已超越男性人數,並有逐漸擴大的趨勢。對兩性婚姻的衝擊是台灣中低學歷男性以及高學歷女性在婚姻市場出現供需失調的狀況。
普遍呈現的狀況為,台灣女性從早期的「早婚」,「普遍成婚」到近年的「遲婚」和「終生不婚」。在男性方面,初中以下男性只能向外發展,擁抱外籍新娘。外籍新娘加上大陸新娘,目前佔所有結婚登記的比例即高達百分之十七。
中國青年婚姻觀多元衝擊傳統婚姻觀念
中國青年流行「網婚」、「閃婚」、「不婚」、「隱婚」。網路的虛擬世界正在侵蝕人們的現實生活,網路上的遊戲式婚姻將神聖的婚姻遊戲化、虛擬化,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配偶不正是一種精神外遇嗎?
「閃婚」可能帶來的「閃離」也將衝擊婚姻的責任和道德觀。從中國青年婚姻觀的流行,看到中國青年對時尚的追尋,重視升遷、升職,而較少關注兩性彼此情感的投合、扶持和關注。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婚姻持續最重要的因素既不是社會階層也不是錢,而是兩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研究人員對英國數千對夫婦進行的分析發現,百分之五十九的已婚夫婦教育背景相似;百分之二十九的婚姻當中丈夫的教育水平比妻子高;只有百分之十二的婚姻是妻子學歷更高。顯示教育對婚姻關系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婚姻自古以來即具有其神聖的意義:中國古時的結婚儀式以天地為證,新人要拜天地才算是正式的夫妻,西方人的教堂婚禮是在神的面前,神父的見證下進行,一句「我願意」包含著新人對彼此婚約的承諾。儘管環境變遷,教育程度的影響,婚姻關係中莊嚴、神聖意義應該被保留下來。@
資料來源:加拿大新聞社,駱明慶副教授專文
資訊來源:
婚姻家庭/男性視野
epochtimes.com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