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說說女人理財的現象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4-2-19 09:47
標題: 說說女人理財的現象
說說女人理財的現象

  女人,千姿百態,或精明,或糊塗,但都是會有著共同的希翼哦:快樂人生!人生如何快意?不外乎:精神+物質也!
  世界是物質的,女人亦是物質的,嘻嘻,在此論壇,俺也只談關乎於能帶來物質的命題:財務安排。
  一個家庭,離不開女人,一個女人,似乎更離不開一個話題:如何管家?究竟如何管家?不外乎:管人+管財也!嘻嘻,在此論壇,俺也只談關乎於管理財務的命題:家庭理財。
  偶有一圈大大小小、姿態各異的紅粉,活躍在不同階層,偶爾聚聚、聊聊,綜觀其理財之道之理,偶就不免觀出了良多的女人理財現象,呵呵
  現象一:幹的好不如嫁的好
  這是俺一個中學同學的至理名言,18歲把自己“情”定終身,22歲迫不及待大學畢業就把自己嫁掉,從此以後,穿衣打扮、美容、保持青春就是自己的生活最高目標。卻在同時忽視了個人創造、積累財富能力的提高。俗話說:伸手要錢,矮人三分哪!長此以往,必然會受制於人,自己在家裏的“半邊天”地位也就會發生動搖。所以,作為現代女性,應當不斷為自己充電、掌握理財和生存技能,自尊自立,在立業持家上展現“巾幗不讓鬚眉”的現代女性風采。
  現象二:財務求穩不看收益
  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多數女人不喜歡冒險,她們的理財管道多以銀行儲蓄為主。這種理財方式雖然相對穩妥,但是現在物價上漲的壓力較大,存在銀行裏的錢弄不好就會“貶值”。在這種環境裏,女人應該要及時更新觀念,轉變思路,積極尋求既相對穩妥、收益又高的多種投資管道,比如開放式基金、外匯結構性理財、債券、黃金等等,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財富收益。
  現象三:喜歡跟風造成理財損失
  女人在理財和消費上喜歡跟風,常常跟隨親朋好友進行相似的投資理財活動,不比較個性差異。比如,聽別人說參加某某集資收益高,便不顧自己家庭的風險抵禦能力而盲目參加,結果造成了家庭資產流失,影響了生活品質和夫妻感情。
  現象四:會員卡消費節省開支
  女人對各種會員卡、打折卡可謂情有獨鐘,幾乎每人的包裏都能掏出一大把各種各樣的卡。許多情況下用卡消費確實會省錢,但有些時候用卡不但不能省錢,還會適得其反。有的商家規定消費必須達到一定數額後才能取得會員資格,如果單單是為了辦卡而突擊消費的話,就不一定省錢了;還有一些美容、減肥的會員卡,以超低價吸引你繳足年費,可事後要麼服務打了折扣,要麼乾脆人去樓空,讓你的會員卡變成廢紙一張。
  現象五:女人適合“內當家”
  中國人的傳統是“男主外,女主內”,也就是說女人應當掌握家庭的財務大權。其實,從科學理財的角度來說,夫妻雙方由於理財觀念和掌握的理財知識不同,兩人的理財水準肯定會有所差異。所以,無論男女,無論收入高低,誰擅長理財,誰就應成為家庭的“內當家”。


資訊來源: 居家生活epochtimes.com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