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小妙招】拆解流行鞋 讓你穿出健康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4-2-10 19:34
標題:
【小妙招】拆解流行鞋 讓你穿出健康
【小妙招】拆解流行鞋 讓你穿出健康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jpg
(14.14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10 19:33 上傳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不同的裝扮就要配不同的鞋,很多女性愛鞋可謂到了癡迷的狀態,從人字拖,到厚底松糕鞋,再到一直讓女人欲罷不能的恨天高……很多女性都是一整天踩著它們生活,儘管並不十分舒服。事實上,時下這些流行的鞋款,卻威脅著女性的健康!
流行鞋款威脅健康
◎洞洞鞋:
穿出腳氣
洞洞鞋本質上來說就是塑膠鞋,其構造及材質,容易積水,並且不易被鞋吸收、揮發。夏天腳易出汗,洞洞鞋會倒貼在腳面上,常穿會導致腳部潮濕溫暖,為真菌提供溫床,可能導致腳氣等皮膚病。
◎人字拖:
腳型越來越醜
穿夾腳拖鞋的人在行走時腳前部因缺少支撐力,腳趾要在行進中夾住鞋,慢慢蜷縮成爪形。由於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會導致腳部疼痛並發炎,嚴重者形成拇指外翻。為了平衡前傾的身軀,腰部自然後仰,久而久之,損傷脊椎。
◎超薄平底鞋:
腳底板承受的壓力
鞋子不能太高,也不應太過扁平輕薄。人行走時腳跟著地的衝擊力可以沿著腿骨、脊柱,直達頭部。
鞋跟過低時,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多達60%的重量都壓在後跟上,路走多了,上傳的衝力就會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長期穿著平底鞋還會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的退化,引起足跟痛。
◎尖頭皮鞋:
腳尖的酷刑
尖頭皮鞋對足尖有塑型作用,使趾端部位聚在一起,容易形成拇指外翻、足部畸形。鞋尖部位又小又硬又瘦,腳趾嚴重受擠壓,容易誘發趾甲內嵌、雞眼。空氣流通困難,易造成細菌的滋生。
◎松糕鞋:
撲街可不好看
由於松糕鞋的鞋底太厚,容易使人行走時身體前傾而失去重心,扭傷腳部關節、足部骨骼或韌帶。
建議選擇松糕鞋時儘量選鞋底面積較大較平的,這樣可以增加穩定性,能夠預防跌倒,同時鞋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5cm。
◎10cm+高跟鞋:
重心轉移,脊椎出毛病
只要穿上超過5cm的高跟鞋,人的機體就會不適應。
腳跟往上抬的緣故,重心落於前腳掌,使得踝關節穩定性變差,容易有腳踝扭傷的危險性。
因重心線落其前方,故膝蓋容易有往後頂的情形,也就是過度伸直,此狀況會加速關節磨損及退化,使得膝蓋產生疼痛,甚至無法下樓梯。
骨盆有往前傾的現象,造成屁股往上翹,腰椎過度前彎,加速腰椎關節壓迫及背後肌肉長度縮短,下腹部肌肉鬆弛,產生腰酸背痛的現象。
◎綁腿高跟涼鞋:
勒死腳了
綁帶涼鞋夠優雅吧?可是它是一種最中看不中穿的鞋子了。為了不讓帶子下滑,很可能會將小腿緊緊綁住,行進過程中血液流通不暢。
怎樣穿出健康
那麼到底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如何穿著適合自己的鞋子呢?
1、健康鞋子的標誌
鞋頭高:最好選腳趾在鞋頭可以微微彎曲的鞋子,至少要有0.5-1cm的空間讓腳趾活動。
鞋身硬而寬:避免左右晃動。鞋子的寬度不能太窄,應該有0.5cm的活動空間。
足踝下方皮質要軟:鞋後跟部分一定要硬,這樣才能保護雙腳。
2、挑好買鞋時機
要買鞋最好在下午3-4點的時候,這時的腳會比較漲,日後穿著時不會擠腳。最好能試走5分鐘,確保鞋子真正合腳舒適才買。
3、高跟鞋要加足弓軟墊
穿高跟鞋時,可以在足弓處貼個軟鞋墊,可以減少腳底承受的壓力。另外,鞋跟高度最好不要太高,以3-5cm最適宜,鞋跟也不宜過細,否則難以穩定支撐體重。
1天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不妨準備一雙舒服的平底鞋與高跟鞋交替著穿,可減輕足部的疲勞。
4、適當使用貼止滑、防震墊
穿涼鞋時,可以將止滑或防震墊貼在腳前掌,可以減輕足底承受過大壓力。
5、常按摩足部
穿高跟鞋由於體重壓力累積下來的傷害,會先從腳趾和腳掌中間開始出現疼痛,久而久之,此部位的骨頭和關節就會提早退化。經常做足部按摩,可緩解韌帶壓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足部及腿部的疼痛。
資訊來源:
居家生活
epochtimes.com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