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珍珠哥事件不是偶發的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4-1-11 23:09
標題:
珍珠哥事件不是偶發的
珍珠哥事件不是偶發的
2014年01月11日23:00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jpg
(74.5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1-11 23:08 上傳
鄧鴻源(大學教授)
珍珠哥以行李霸佔座位、還拿粉圓攻擊鑑識專家林茂雄事件,經網友肉搜,原來珍珠哥是三商電腦工程師,三商電腦對他祭出停職處分,並要他出面向林茂雄致歉,他在媒體前6次90度鞠躬,致歉說:「都是我的錯,對不起,我錯了。」現身一分鐘就快閃離開,網友怒批:「毫無誠意!」
如同南一中事件一樣,現在台灣一般學生的品德仍有待培養,培養的管道不外透過家庭、學校與教會。在歐美國家,青少年的品德主要是由家庭生活教育與宗教主日學證道中所塑成,讓他們從工作中體會家人的辛苦與助人的快樂,從主日學證道中體會謙遜與愛人的美德,所以林書豪品德之所以如此傑出,原因在此。反觀在台灣,青少年的品德仍以受到導師之身教為主,如果遇到好導師,自然是學生之福,如果遇到壞導師,則反是,而家庭教育多半是失敗的,因為一般家長只要求子女會唸書與考試就好,不要做家事照樣給零用錢。
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之內容包括智慧的啟發與良好習慣的養成等,希望能培養學生成為具有仁慈、寬厚、勇氣、正義、同理心和敬老心的人。正確的品德教育方式除了宗教故事的啟發與老師要以身作則外,也要適當利用媒體報導實例來培養學生的品德,如老師偶而可以在課堂播放賣菜助人的陳樹菊、觀音山揹水人蘇進雄或建立免費教學網站幫助學童的沈芯菱等感人的故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謙遜、人道與幽默的好品德。
總之,珍珠哥與南一中事件不是偶發的,而是我們學校與家庭長期漠視學生與子女的品德教育,這一點應該像林書豪與其家庭學習才對。
資訊來源:
蘋果日報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