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冬至進補停看聽!慢性病少吃薑母鴨 [打印本頁]

作者: dwm90389    時間: 2013-12-22 01:08
標題: 冬至進補停看聽!慢性病少吃薑母鴨
本帖最後由 dwm90389 於 2013-12-22 01:17 編輯

「冬至進補 」大家耳熟能詳,但是補到恰到好處卻是最重要。中醫師指出,進補一定要根據體質,不可以亂補,像是體質偏燥熱的人,若補太過,
可能會造成口乾舌燥,甚至流鼻血現象,而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炎患者應少吃薑母鴨,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冬至進補在體質的分類方面,大略分為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血瘀體質、
氣鬱體質及一般體質,每種體質的人都有特別的飲食宜忌,而全家人,從老到小,都可能會落在不同的體質。

進補看體質 保暖宜溫性食材

例,熱性體質的人喝人參、黃耆易口腔潰瘍;
過敏體質者,如果過量吃當歸鴨,也可能誘發全身性的異位性皮膚炎,
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炎患者~少吃薑母鴨;
高血壓、高血脂者~避免吃羊肉爐。

進補前應向醫生諮詢自己的體質,在進補季節多吃與體質相適的食物。同時,進補時切勿飲用過量的酒,即使如麻油雞需添加酒精
每天必須少於20毫克。另在調理藥膳方面,宜採溫性的食材及藥材進補,有促進保暖之效,一旦調理好體質,即使寒流來襲也不怕。

健康進補 4原則保平安】:

1.多吃溫熱食物

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如羊肉、牛肉、韭菜、香菜、大蒜、羊肉、牛肉、雞肉,以及鱔魚、鯉

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荔枝、桂圓等水果。

2.多吃新鮮蔬果

可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並注意多吃些新鮮的蔬果,但不要吃黏膩或生冷食物,以免傷害脾胃的陽氣。

3.藥膳不宜過鹹:

鹹能入腎,但鹹多傷腎,不妨多食苦味。因為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中醫理論來講,鹹味吃多,就會抑制心陽的力量,所以冬季藥膳不宜用鹹太過,以助腎藏精氣,從而化生氣血津液,促進臟腑的生理功能。一般可加入食滋陰潛陽的食材,如蓮藕、木耳、胡椒等。

4.食材溫熱不燥:

選擇藥物和食物時,應溫而不散,熱而不燥,以適合全家人一齊來進補,四物湯、四君子湯及兩方組合而成的「八珍湯」,都是老祖宗常用來補冬的藥膳處方。

來源:華人健康網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