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謝金河:當心!台灣漸漸失去價格彈性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12-14 00:48
標題: 謝金河:當心!台灣漸漸失去價格彈性
謝金河:當心!台灣漸漸失去價格彈性
2013年12月14日00:40   
每到年終歲末,投資機構最喜歡對下一個年度的投資展望預測,但是絕大多數都會「摃龜」。例如,去年底,大家認為歐美成熟市場的股市已連漲四年,一三年可能會回檔,新興市場有機會起來,結果今年美國、德國股市頻創歷史新高,漲幅在兩成以上,反而是新興市場的巴西、中國表現不如預期。

但是真正讓全球投資人跌破眼鏡的是原物料行情。自從2008年11月美國展開QE以來,大家都認為全世界大量印鈔票,勢必導致原物料將大漲,通膨肆虐,但是QE迄今已屆滿5年,原物料不但沒有上漲,反而跌勢加重,像黃金今年就大跌26%,白銀下跌超過3成,全球出現罕見的百物齊跌景象。

可是,台灣的物價卻與國際背道而馳。今年台灣在油、電雙漲的帶動下,物價翻騰,各項民生必須品漲勢不斷,民眾怨聲連連。黃金、白銀是稀有金屬,跟我們日常生活需求關連不大,但是跟吃有關的各項軟商品跌幅都不小。

例如,麵包的原料小麥每英斗從1334.5美元跌到633.75美分,跌幅達52.5%;我們喝豆漿、吃豆腐的原料黃豆從1794.75跌到1323.75美分,下跌26%;而玉米從843.75跌到434.25美分,跌幅是48.5美分;其他如糖從每磅36.08跌到16.31美分,跌幅55%;咖啡豆從306.25跌到111.7美分,跌幅高達63.5%。這些跟我們吃喝有關的各項原物料,除黃豆外,跌幅都很猛烈。

用在工業生產的硬商品如鎳價從51800跌到14030美元,跌幅達72.9%,其他如銅價下跌29.1%,鉛價下跌44.8%,鋅價跌57%,鋁價下跌46.2%,過去最夯的鐵礦石每噸從1450美元跌到1020美元,跌幅也在3成左右,這些工業生產原料價格下跌,有助於為廠商降低生產成本。

今年以來最受國人爭議的油電雙漲,其實也有同樣的情況。美國開發油頁岩漸入佳境,油價雖仍盤踞在高檔,但是紐約油價最近從112美元跌到97美元,下跌近兩成,但目前價格距離07年的147美元天價達34%以上。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從每立方米15.87美元跌到4.41美元,跌幅高達72%;而美國人每天使用的汽油每加侖則從3.63美元降到2.66美元,油價今年下滑約26%。台灣的汽柴油價格目前在歷史的高檔區,但是,美國今年卻是頻頻調降油電價格。

今年台電二次調漲電價,可是讓大家都不解的是,台電以火力發電為主,國際燃煤價格從每噸143.25美元跌到52美元,跌幅超過63%,但是我們的電價漲了兩次,台電的虧損依舊那麼大,顯然是經營績效出了大問題。

萬物齊跌用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指數CRB最能看得出溫度,2007年金融海嘯前,CRB指數在473.97,如今是281.02,單單是CRB的指數就下跌4成,顯著看出全世界商品價格是非常顯著的跌勢,可是政府發動油電雙漲,帶動台灣各項物價飛騰,這個情況與全世界是背離的。

這背後凸顯了兩個大問題,一是中油、台電經營無效率加重全民負擔,二是台灣的物價失去了價格彈性,像咖啡豆跌了6成,糖價跌了5成多,但是咖啡只漲不跌,國際商品今年跌勢明顯,但台灣物價卻是百物齊漲,萬一有一天,景氣再度上揚,國際商品價格翻揚,台灣物價失去了價格彈性,恐怕非沒頂不可。

1.jpg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