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美實驗室 達成史上首次 「可控制核融合」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10-9 21:04
標題: 美實驗室 達成史上首次 「可控制核融合」
美實驗室 達成史上首次 「可控制核融合」
2013年10月09日20:51   
【劉邠如/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簡稱NIF),今年9月已經達成「可控制核融合」,而且此次產生的能量大於點燃反應所需輸入的能量,是科學界重要的里程碑,未來若仍能應用到商轉,將能讓人類取得安全、乾淨且幾乎用之不竭的能源。

目前世界上的核電廠,發電使用的過程,稱為核分裂。原理是破壞大型的鈾原子,釋放出能量推動渦輪發電。而核融合和核分裂相反,是將兩個相同核子放在一起融合,形成更重的核子,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能量。

目前科學家進行核融合反應,使用的是氘(讀音同「刀」,為氫的一種穩定形態同位素,也被稱為重氫)和氚(讀音同「川」氫的同位素之一,也被稱為超重氫)。氘可從海中提煉,而氚可從岩石中取得,兩種都是蘊藏豐富的原料,不用擔心能源耗竭的問題。但因為氘和氚本身都帶有正電,彼此有排斥力,要融合必須要在華氏2億度的高溫,使之成為電漿狀態。但因為地球的地心引力太輕,而且目前也沒有可以承受兩億度高溫的容器,因此科學家打造出環形電磁線圈室,將氘和氚加熱後,利用磁性讓滾燙的電漿懸浮在其中。

至於這次宣稱實驗成功的美國國家點火設施,實驗團隊使用的則是192道全球最強大的鐳射光束,讓光束聚焦在一個大小如鉛筆橡皮擦頭大小的容器,模擬太陽核心的熱能和壓力狀態,以引燃容器內有如米粒般的氫同位素固體小球來產生核融合。而一克核融合燃料的能量,相當於8噸汽油,足以讓普通汽車環繞世界3圈。

只是這樣的技術造價昂貴,儘管新技術宣稱可以帶來更便宜、乾淨、穩定的能源,但從實驗到成功商轉,恐怕還要有一段時間。

45eb.jpg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