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各報要聞》彭淮南抨擊,預售屋像期貨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10-3 09:04
標題:
《各報要聞》彭淮南抨擊,預售屋像期貨
2013/10/03 07:37 《各報要聞》彭淮南抨擊,預售屋像期貨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日在立院財委會答詢時指出,預售屋的銷售方式,有如「房屋
期貨」,助長房價上漲,進而牽動現貨市場房價;立委孫大千接話詢問「預售屋制度是不是應加以規範改革
?」彭淮南並未表示反對。
彭淮南指出,根據現行預售屋的銷售方式,就好像是一種「房屋期貨」,他進一步舉例說,買一棟一般房
子(成屋)的錢,大約就買進10間的預售屋(付先期款);暗指如投資客等非自用需求的資金,會大量投資
預售屋,等房價上漲後立即出售,變相助漲房價,連帶影響房屋現貨市場價格。
立委許添財昨質詢指出,央行控制貨幣供給政策,卻使得房價所得比不斷攀升,雖不是央行應負全責,但
也要負擔一部分責任;尤其央行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但卻是房貸、建築貸款餘額不斷創新高(逼近7兆
元),整體市場游資氾濫,連國外所做的房價變動報告,台灣房價變動更是名列前茅。
彭淮南強調,房價問題不能完全歸咎於貨幣政策,其實兩者有點關係、卻不是全然相關,不能劃上等號;
例如有些國家的實質利率很高,但房價仍在上漲。反觀我國的資金寬鬆,主要來自於超額儲蓄,央行已竭盡
所能利用發行定存單方式,大量收回市場剩餘資金,這也解釋了房價和貨幣政策之間並不是等號。
彭淮南強調,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未來是否會持續或退場,必須觀察市場房價漲幅及所得比的兩
大指標;例如台北市及新北市房價漲幅比較高,這與所在的地點(精華區)、交通(捷運)、人口及預售屋
銷售制都有關係。
立委費鴻泰質詢說,央行上周理監事會議相關談話卻讓市場解讀央行即將重啟升息循環,有可能對房市造
成很大的衝擊,事實是否如此?
彭淮南強調,央行是基於提醒民眾要有防患未然的風險意識,消費者應注意利率可能的變動,這也有助於
台灣金融穩定,這並非代表調升利率,更不樂見房地產因此不穩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
台北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
送朵花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