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各報要聞》1961年美國上空2枚氫彈急墜,險釀浩劫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9-22 09:30
標題: 《各報要聞》1961年美國上空2枚氫彈急墜,險釀浩劫
2013/09/22 09:29   《各報要聞》1961年美國上空2枚氫彈急墜,險釀浩劫

【時報-各報要聞】美國新解密文件披露,52年前美軍一架B-52轟炸機在北卡羅萊納州上空失控旋墜,機上攜
載的2枚氫彈遭意外釋出,其中1枚掉落後已觸動引爆程序,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所幸4道安全機制中最後1道
發揮作用,才及時免除了一場爆炸威力將超過廣島原爆260倍的核武浩劫,否則世界歷史勢將改寫。
  英國《衛報》調查採訪記者施洛瑟藉助美國《資訊自由法》取得該解密文件,內中首次提出確鑿的證據
指出,1961年1月23日,甘迺迪就任美國總統後第3天,美國核武軍備的安全缺失差點引發一場核爆巨災。

  當天美國空軍一架B-52轟炸機攜載2枚Mark39氫彈,從北卡羅萊納州戈斯伯洛的西摩強森空軍基地出發,
飛往東岸進行例行性任務。未料該機在戈斯伯洛半空中突然失控、螺旋墜落並解體。此時,駕駛艙內一個裝
置意外地將2枚氫彈釋出。
  其中1枚氫彈沒有啟動引爆,最後墜落在一塊草地上。另1枚則「以為是被投向敵方目標」,而「進入戰
時核武行為模式」,先後解除了防範意外引爆的4道安全機制中3道機制,依序打開降落傘並進入引爆程序,
所幸最後一道安全機制發揮作用,才避免了一場核武大災難。
  該枚氫彈最後落在北卡州鄰近法洛的一處田野,沒有爆炸,它的降落傘則垂掛在一棵樹的樹枝之間。
  負責美國核武安全機制的桑迪亞國家實驗室資深工程師瓊斯,於這起事件發生8年後所寫機密報告指出,
美國核武的安全機制顯然不適當,4道機制中有3道沒有妥善發揮作用,直到氫彈落地、內核接收到「點火訊
號」時,「低電壓開關」這最後一道防範機制,才及時化險為夷。
  而且這個最後防線其實非常脆弱,只要遇到「突波電流」就會被輕易擊潰,從而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核
災。
  這2枚MK39Mod2氫彈假若被引爆,爆炸當量約等於400萬噸黃色炸藥的威力,而輻射落塵危害的範圍,將
遠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巴爾的摩、費城甚至紐約等東岸大城市,可能殃及數以百萬計人命。
  美國東岸為美國政經中心聚集地。施洛瑟受訪指出,一旦氫彈引爆,結果「鐵定改變歷史發展」。
  日本札幌醫科大學的物理學家高田純(Jun Takada)曾利用他設計的電腦模型,估計1975年新疆核子試
爆可能造成的危害,指出一枚如上述威力的核彈爆炸後,會有19萬4000人因暴露在強烈輻射線下而喪生,同
時約有120萬人受到過高的輻射劑量而導致白血病、惡性腫瘤及其他致命疾病。
  但這項預估是指發生在新疆,而美國東岸人口遠比新疆稠密,危害當在好幾倍以上。(新聞來源:中國時
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感謝收看! 這帖不代表我的想法 這只是轉貼帖 希望這些訊息能幫的到您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送朵花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