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加入Android 台灣中文網,立即免費下載應用遊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作者: 邱祖胤╱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19日 上午5:30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雪山隧道耗時15年才完工,台灣作曲家顏名秀以《鑿貫》一曲,描繪這項艱鉅工程,近期將由呂紹嘉指揮NSO國家交響樂團首演,NSO也將這首作品排進11月歐洲巡迴演出的曲目,讓歐洲樂迷透過音樂感受台灣風情。
為了完成這部作品,顏名秀幾乎成了雪山隧道專家,不但多次堪察地形,還上網看了數百部隧道開通的影片。顏明秀說:「我希望能紀錄這段人跟自然不可思議的角力過程,同時呈現台灣人不畏艱難、突破困境的精神。」
顏名秀1980年生於台中,19歲赴美就讀伊士曼音樂學院,之後於密西根大學取得作曲博士學位,作品曾獲入野義朗紀念獎、美國Heckscher作曲獎、美國作曲聯盟作曲獎等多項肯定,目前擔任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新作的靈感來自理察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曲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深刻的描繪,「我也想寫一首屬於台灣的『山曲』,畢竟台灣有2/3的面積被山所覆蓋,免不了要與山爭地,於是我想到了雪山隧道。」
透過資料研究與實地調查,顏明秀發現雪隧工程的困難超乎想像,「連『全斷面鑽掘機』這種強大的機器,面對大自然也要投降,經常卡在山裡,最長一次曾使工程延宕超過300多天。」
為了呈現這段角力過程,全曲分成三個樂章,第一樂章表現機器與山遭遇時的困難及巨大聲響,第二樂章描寫人的心境,第三樂章描寫工程的最後階段。
《鑿貫》21日在NSO開季音樂會首演,同場另演出理察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以及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由德國小提琴家薇薇安哈格納擔任獨奏,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來源:yaho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