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營養學愛因斯坦 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強力推薦
[打印本頁]
作者:
petergue
時間:
2013-9-10 23:18
標題:
營養學愛因斯坦 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強力推薦
營養學愛因斯坦
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強力推薦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jpg
(119.4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9-10 23:18 上傳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台灣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現職台大醫院院長)
本書是作者經過數十年研究,終於發現「肉、奶、蛋」此動物性飲食與疾病的關聯,以下是原文部分重點節錄
……
好書筆記
1.
最容易罹患慢性病是吃最多動物性食物的人
,就算只攝取少量動物性食物,
也有負面效果
2.
酪蛋白
(
在牛奶蛋白質中占
8 7 %)
,可促進任何階段的癌細胞生長
,
而來自小麥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質,就算攝取高單位也不會致癌
3.
酪蛋白甚至所有的動物性蛋白,可能是食物裡致癌可能性最高的物質
,只要調整飲食中酪蛋白的份量,就可以啟動或阻斷癌症生長
4.
每日攝取
15%
至
16%
的動物蛋白,就可能啟動癌症;降低動物蛋白質
的攝取可大幅減少腫瘤啟動
5.
即便有明顯罹癌基因體質,只要改變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就能決定壞基因的開啟或關閉
6.
動物性食品會促進腫瘤發生,植物性食品則可減少腫瘤發生
7.
飲食富含動物性食品,會讓生育年齡延長九到十年,而生育年齡增長會提高乳癌風險
8.
人體發育和蛋白質有關,而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一樣有效;
植物性蛋白質雖然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較慢,但比較穩定
9.
沒有任何手術或化學藥物能和飲食
(
低脂植物性飲食
)
一樣,對心臟病的成效這麼令人印象深刻
10.
無論科學研究人員、醫師或制定政策的官員怎麼說,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食絕對是最健康的飲食
11
.
高纖的全食物蔬食能避免糖尿病
,而高脂高蛋白的動物性飲食,則會促成糖尿病
12.
飲食最化的地區
(
攝取高動物性蛋白質、高動物性脂肪
)
,居民膽固醇濃度最高
13.
乳癌風險高的女性除了看著辦、終生服藥、乳房切除外,還有一種選擇:不吃動物性食品、少精緻碳水化合物、輔以定期監測
14.
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風險有關,而低脂全植物飲食可降低雌激素
15.
我們會接觸環境中有毒化學物,
90%
至
95%
是因為吃了動物性產品
16.
動物性蛋白質、肉、乳製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與高比例的攝護腺癌相關
17 .
專業協會、醫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飲食,卻會造成癱瘓、癌症、心臟病、肥胖、自體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極高
18.
牛奶喝越多,骨折率越高;植物蛋白的攝取量越高於動物蛋白,越不會出現骨折
19.
現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曉得牛乳和第一型糖尿病、攝護腺癌、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硬化症、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20.
縱然證據顯示乳製品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但因攸關大筆金錢,業者或專家仍鼓勵人多喝牛奶
21.
黃斑病變和白內障這兩種眼疾,都是因為未攝取足夠深綠色蔬菜
22.
攝取過多脂肪和膽固醇,易增加各種失智症的罹患機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
23.
植物性食品沒有膽固醇,人體需要膽固醇時,身體會自行製造,不需從食物中攝取
24.
肉類真正的危險是造成營養失衡,就算改吃有機牛肉也不安全,因為營養成分相似
25.
自體免疫疾病可藉由飲食,減緩速度或減輕病情
26.
任何手術或藥丸,都不能有效預防或治療任何慢性疾病
27 .
在疾病早期階段
(
診斷前
)
能預防疾病的營養物質,在疾病後期階段
(
診斷後
)
同樣能終止或扭轉病情
28.
藉由攝取全植物性的飲食,我們使用的水、土地和資源不致變少,製造的汙染卻減少,也讓農場動物承受較少痛苦;食物的選擇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並影響全球環境
29.
最營養健康的飲食:攝取全食物蔬食,將精緻食物、鹽分、脂肪降到最低,
盡量避免動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議攝取量是零
30.
一般人以為減少脂肪攝取量就一定健康,其實是大錯特錯,因為你可能吃下更多動物性蛋白質
31.
要防止人民痛苦,政府最好提倡全食物蔬食
,但政府卻說動物性食品、乳製品、肉類、精緻糖和脂肪對人類有益
32.
其實人體只需要
5%
至
6%
的膳食蛋白質,代替體內定期流失的蛋白質
(
像胺基酸
)
33.
飲食含有越多動物蛋白,會使血膽固醇含量增加,也提高動脈硬化症、癌症、阿茲海默症和腎結石等等的罹患機率
34.
整個體制都落入企業界的掌控中,政府和學術界各司其職,但大多是在做業者希望他們做的事
35.
你不該認定醫師就比你的鄰居和同事,更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聯,因為沒受營養訓練的醫生可能讓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喝過多牛奶
36.
令人心驚的是,大多數醫生沒受過營養學訓練,也不知道營養和健康的相關性
37 .
大部分的癌症機構都不願討論關於飲食的建議,甚至嗤之以鼻,因為這嚴重挑戰了以藥物和手術為本的傳統醫學
38.
醫師決定如何進行醫治的考量要點,通常是基於金錢
39.
醫師習慣接受藥物業界的好處,而業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務,影響醫師此後所受的醫學教育;導致負責人民健康的醫療體系正在損害我們的健康
40.
營養專家竟當眾讚美麥當勞漢堡的營養價值,難怪消費者對健康資訊感到一頭霧水
41.
「研究過程中,我一再看到蔬食的好處與效果,遠勝過醫療上所使用的藥物或手術
…
若科學或醫學界的人還對此不聞不問,那麼這些人不光是固執,更是不負責任」
42.
「堆積如山的證據部分來自我自己,部分來自其他科學家,再加上中國營養研究的結果,說服了我改變飲食與生活型態,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
六到八年來也幾乎不碰動物性食品,包括乳製品
…
我的家人也採取了新的飲食法」你絕對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答案就在你的筷子夾起了什麼。
如果你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健康,那麼請閱讀《救命飲食》,並趕快身體力行,
如果你能聽從這本優秀指南的建議,那麼往後生命的每一天,你的身體都會
感謝你。
─John Robbins
,《新世紀飲食》作者
今天癌症研究中心之所以
提倡以植物性食品為主的飲食,來降低癌症風險
這都得歸功於坎
貝爾
博士與幾位在二十五年前就有先見之明的人。
-
Marilyn Gantry
,美國癌症研究中心所長
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
●
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來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
攝取最多牛乳和乳製品的國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
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最大禍首,可能就是牛奶蛋白質。
●
研究統計,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初期多發性硬化症病患,有
80%
會死亡。
●
只要改變飲食習慣,不吃動物性蛋白質,腎結石復發的病患就能不藥而癒。
●
以肉食為主的美國男性,死於心臟病的比例是以植物為主食的中國男性的十七倍!
●
醫師決定如何進行治療的考量要點,通常是基於金錢,而不是健康。
●
有的醫生讓病人吃了許多苦、花了很多冤枉錢,甚至快要死掉,但其實只要吃燕麥片就可以好了!
●
醫師會動手術和開藥,卻不懂營養,因為他們根本沒受過營養學的訓練。
●
沒有任何手術或藥丸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任何慢性疾病。
想一想下半生躺病床,
坐輪椅
,當藥罐子!
只因為固執不願改變習慣
,爽一時﹗卻懊惱半生﹗請問這樣會快樂嗎?
請勿再藉口:醫生說不吃肉會營養不良了!請仔細看好書筆記第
36
項
知道不夠要立刻行動才能自己幫自己!
您還有幾個「
明天
」?別婆婆媽媽的!立刻開始行動,改變飲食習慣!
這是您今生最受用的建議
---
拒絕再當白老鼠!
作者:
David00000
時間:
2013-9-11 00:10
以前以為喝越多牛奶,容易幫助成長,最好是把他當水喝...
雖然是有助於鈣質,但是喝太多也會引起一些症狀~
如果想要長高,每天500cc,再加上運動絕對沒有問題!!!
如果要當水喝,千萬不要!!!
假如不敢喝牛奶、早上喝會不舒服的,也可以喝豆漿來代替
但是也不能喝太多,最多也500cc!!!!!!
作者:
CHD88
時間:
2013-9-11 03:42
閣下都耗費時間編輯了帖子
沒有回覆
有點不安
但是真要寫
我都習慣寫我自己本身的回覆
我反省
但是.....我不檢討
因為我自己無法做到
承認不愛惜自己(都是別這人這樣說我的)
我很難遵守這些
要我告訴自己的弟妹
叮嚀所有,我都做得到
要我自己如這篇所言
我放棄了
因為我懶得花時間在我自己身上
謝謝分享
作者:
tonyps911
時間:
2013-9-11 11:10
以牛奶而言,其實他不只是鈣的補充,裡頭仍有其他的營養在,
高蛋白也許對某些人是毒,但對在某些地方的某些人卻是很好的東西..
有些人有乳糖不耐症,但也有人對豆類有過敏反應,
同一種飲食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
尤其是外來的和尚並不一定比較會念經---
--各地食材,烹調方法,生活習慣都會直接影響健康!
以西方人而言骨折骨鬆最大的殺手並不一定是牛奶
高鏻酸,白種人...等才是主因吧!
我個人的認知---是傾聽你身體真正的聲音!
雖然自己身體偶爾會騙人,
但卻是最能為你的健康飲食找到最佳答案的!
最後再補充一句,
任何好東西都要適量,否則水都可以變毒藥!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