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廠商們已為 Carrier IQ 監控軟體事件發出聲明解釋植入原意,是用來收集用戶智能手機的故障資料及電池耗損、通話中斷的原因,對提供的服務及功能進行優化,然而,手機保安專家 Trevor Eckhart 卻發現經 Carrier IQ 所收集的手機內容可說是鉅細靡遺,不單短訊、身處地方、已安裝的軟體、個人檔案等,甚至連按過的按鍵、在網路搜尋過的字彙(即是你在手機登陸的)亦會自動紀錄,絕對超出報告故障所需要的資訊範圍。而且 Carrier IQ 這個軟體是在背景下執行,不容易被使用者發現,也無法關閉。想知更多,可跳轉後看 Carrier IQ 的示範短片。
Carrier IQ 公司已經快速對事件作出辯護,否認其資料竊聽行為,並強調 Carrier IQ 軟體雖有能力讀取各方面的手機內容,但所收集的資訊是專為廠商的特定用途,不會發售予第三方,更加不會將資料儲存。該案件現還處於初步審訊階段,但有專家指若一旦罪成,兩間公司,甚至電訊商將可能要面臨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索償,而用家也有機會獲得金錢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