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為什麼人會做夢? [打印本頁]

作者: 少時sone    時間: 2013-8-28 17:17
標題: 為什麼人會做夢?
人的一生都會做夢,不做夢的人是沒有的。
儘管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都有大量有關夢的描述,
如膾炙人口的古代戲曲名著《牡丹亭》,曹雪芹《紅樓夢》都屬於這類作品,

但夢的來源是什麼呢?19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對夢進行了大量研究。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論對夢進行解釋,認為夢是人的本能和潛意識的作用,
這種學說未被大家所接受。近年來,神經生量學家採用實驗的研究方法,
終於初步搞清了夢的本質。如果你先觀察一下嬰幼兒的睡眠過程,
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小孩剛入睡後有一段時間是很安靜的,不會把被子踢掉,
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睡得就不太安靜了,會翻身,喃喃自語,
有時會把手伸到被子外邊,有時會哭幾聲;再一會兒,孩子又安靜下來。

整個睡眠過程,有多次安靜睡眠和不安靜睡眠。這其實是說明睡眠可分成兩種,
科學家們把這種安靜的睡眠叫做正相睡眠,不安靜的睡眠叫異相睡眠。
科學家對整個睡眠進行觀察,

得出如下結論:

(1)正相睡眠和異相睡眠對人的健康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如果剝奪異相睡眠,
人的精神活動就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精神病;
(2)用腦電圖記錄顯示,正相睡眠時主要表現為高幅慢波,
而異相睡眠時有單個或排放式放電。眼球活動描述器的記錄顯示,
正查睡眠眼球很少轉動或僅有很慢的轉動,
而異相睡眠時眼球是每分鐘50-60次的快速轉動;
(3)一個正查睡眠期約80 -120分鐘,異相睡眠為20-30分鐘,
二種睡眠相互交替,每晚按8小時進行計算,大約交替4-5次;
(4)夢只發生在異相睡眠期,正相睡眠期是熟睡期。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
通過觀察睡眠者的腦電圖和眼球轉動,分別把處於正相睡眠和異相睡眠期的
受試者叫醒,結果正相睡眠期者說未做夢,而異相睡眠者有85%訴述他們正在
做夢而且還能回憶起當時做的夢境。

既然人人都做夢,而且每晚都有夢,
為什麼有時能記起夢境,有時卻不能?這主要取決於從哪個睡眠期醒來,
如從異相睡眠期醒來,就能清楚回書起夢境;如從正相睡眠期醒來,
就不能回憶起夢境了。至於夢的內容是由什麼因素決定呢?

有人講,有的夢中發生的事就像真的一樣。
其實,這個謎尚未完全揭開,但至少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的內容往往與我們平時的心理活動、工作、
生活經歷有關。一個正在備考的考生,夢中也可能在是複習功課,
或在經歷一場緊張的考試。可能是大腦皮層某個相關興奮點在夜間繼續興奮的結果;
(2)夢的內容與人的身體狀況有關。神經衰弱患者由於大腦皮層內抑制下降,
神經細胞常處於一種虛性亢奮狀態,易產生焦慮緊張心理,因而夢多為惡構或恐懼的夢。
有的人夢見自己胸口被一塊大石頭壓住,使他無法動彈,喘不過氣來,喊不出聲,
此時醒來,原來是自己的手壓在胸前。又如遺尿的小孩,夢見自己急於小便,
急於找廁所,好不容易找到了,可以解小便了,醒後才發現尿床了。
其實這樣的夢與膀胱脹滿產生的便意有關。此時小孩不能及時醒來,
因而尿床,所以說夢完全是一種生理、心理現象。


http://www.sanxiaren.com/baike/326.html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