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死水微瀾 作者:李劼人 (繁_TXT/EPUB)
[打印本頁]
作者:
allen0a
時間:
2013-8-25 12:54
標題:
死水微瀾 作者:李劼人 (繁_TXT/EPUB)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死水微瀾.jpg
(13.9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8-25 12:52 上傳
【內容簡介】
《死水微瀾》名列世紀百強 第 17。
小說通過對普通小老百姓生活的描寫,生動的展現出1894年到1901年,即甲午年中日第一次戰爭後到辛丑條約訂立這一段時間市井百姓的一連串故事。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天回鎮和成都為主背景,將當時各階層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成都繁榮的工商業展現在讀者面前。具體寫出當時社會上兩種勢力教民與袍哥的激蕩、消長,社會的腐朽。就在這如死水一般的社會當中,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所帶來的啟蒙思想卻讓這死水泛起了一點點微瀾。小說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舊時代氣息。
與《暴風雨前》、《大波》合稱「大河小說三部曲」。
作者李劼人(1891~1962)
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中學時代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擅長講述故事。1912年開始寫作,1915年以後,任《四川群報》主筆和《川報》社長兼總編輯,寫了大量時評、雜文和近百篇文言、白話小說,內容多為暴露社會生活的陰暗面。1919年6月,參與發起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年底去法國勤工儉學,並學習和研究法國文學。1925~1933年先後在成都大學、四川大學任教,翻譯、改譯法國文學作品,創作了《編輯室的風波》等10餘篇短篇小說。1935年起筆、1937年完成的各自成篇又互為連續的長篇歷史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是他的代表作。3部作品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十幾年間四川的社會風貌和歷史變革,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廣博的社會知識和風土人情的描繪,使作品體現了鮮明的中國氣派和獨特的藝術風格。1921~1949年,他還翻譯法國文學作品20餘種,主要有莫泊桑的《人心》,都德的《小東西》,福樓拜的《馬丹波娃利》、《薩朗波》,法萊士的《文明人》,羅曼·羅蘭的《彼得與露西》等。
死水微瀾.epub
(235.75 KB, 下載次數: 15)
2013-8-25 12:5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死水微瀾.txt
(408.89 KB, 下載次數: 8)
2013-8-25 12:5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圖片、影音、附件、軟件等皆從網上搜集轉載,不承擔任何技術及版權問題。
★禁止用於任何商業行為!移做它用,一切責任與本(網站)論壇以及本人無關!
★所有資訊為測試用途!請於24小時內刪除,如果滿意請購買正版,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