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圓仔平均吸5乳頭 防圓圓腫脹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8-23 13:53
標題: 圓仔平均吸5乳頭 防圓圓腫脹
圓仔平均吸5乳頭 防圓圓腫脹
2013年08月23日13:41
【綜合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天公布「圓仔」吸ㄋㄟㄋㄟ情形,台北市立動物園說,大貓熊的寶寶出生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必須依賴媽媽的協助,才喝到ㄋㄟㄋㄟ以獲得養分;因此圓仔從甫出生,直到重返媽媽「圓圓」的懷抱後,保育員都一直密切的注意牠是否有喝到圓圓的ㄋㄟㄋㄟ。
動物園說,大貓熊是胎盤類動物,但是牠們的寶寶和有袋類動物的寶寶(如無尾熊、袋鼠、負鼠)一樣都是早產兒,尚未發育完全時就生出來了;胎盤類動物沒有育兒袋,通常寶寶會一直待在媽媽的子宮裡,待發育完全後才出生,如人類的寶寶;但許多熊科動物為適應生活環境的變遷(如冬天),胎兒會提早出生,以在寒冬前,食物充沛、氣候適當,有豐富的資源時成長,大貓熊也是如此,但因其具有完整的胎盤構造,寶寶待在媽媽體內發育的懷孕期較無尾熊長了許多,平均約為137.6天。
大貓熊的寶寶出生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必須依賴媽媽的協助,才喝到ㄋㄟㄋㄟ以獲得養分;因此「圓仔」從甫出生,直到重返媽媽「圓圓」的懷抱後,保育員都一直密切的注意牠喝ㄋㄟㄋㄟ情形;有時候圓仔一頭栽進媽媽懷裡,保育員會貼近籠子仔細的聽聽是否有吸吮聲,確認圓仔正在大快朵頤,且因為圓圓有5個乳頭,保育員還要確認圓仔有平均的吸到每一個,以免圓圓會部分脹奶不舒服。
無尾熊寶寶則大大不同,牠們在出生後,就會自行從媽媽的產道爬到腹部的育兒袋;無尾熊寶寶進入媽媽的育兒袋後,會在兩個乳頭間選一個,接著一直緊緊的巴住,靠著乳頭周圍的肌肉收縮來喝ㄋㄟㄋㄟ,等到長大後才能開始自主的吸吮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