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發展經濟,薄開創重慶模式 [打印本頁]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8-22 08:31
標題: 發展經濟,薄開創重慶模式
2013/08/22 08:31   《大陸經濟》發展經濟,薄開創重慶模式

【時報-台北電】重慶近年來經濟成長迅速,是大陸內地經濟成長最快速的省市,對照起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即
將公開受審的落魄情況,重慶經濟發展卻依舊保持高速成長,今年上半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更成長20%,反映
出重慶已經完全擺脫薄熙來的影響。
 薄熙來在2007從商務部部長調任重慶市委書記後,重慶在隔年的外商投資金額就大幅成長170%,達到27億
美元,2009年更暴增到40億美元。在薄熙來下台的前1年,重慶2011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驚人的16.5%,不但
遠超過沿海各城市,更在大陸各省市中名列第一。

 在重慶當地政府積極招商的政策下,國際筆電製造大廠也紛紛前往投資,包含惠普、廣達、富士康、英業
達等業者及下游供應商集體跟進,使得重慶成為全球筆電第1大生產地,2011年的出口成長年增率更飆高到1
65%,不但讓重慶成為大陸地方經濟中最受矚目的明日之星,甚至一度出現「重慶模式」一詞來形容這種對
外開放的經濟發展戰略。
 但在2012年爆發的薄熙來下台事件,卻讓企業對於投資重慶的信心開始動搖。
 為了確保企業對於投資重慶的信心,在薄熙來案發後,中共中央調派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現晉身至中共中
央政治局常委的張德江前往穩定軍心,張德江明確表示「重慶的改革開放政策不會變」,讓原本擔心優惠政
策可能取消的台商業者注入一劑強心針。
 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就指出,大陸中央給與的諸多優惠措施,是重慶經濟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在中
央的許可下,重慶是大陸內陸城市中唯一可以擁有2個保稅區的城市,而重慶近年來吸引的外資也多設在這些
保稅區內。而重慶為了保稅區與城市建設,也投下了大量基建與固定資產投資,改善了經商環境,而外商的
進駐則是讓這些基礎設施與產能有了用武之地,不至於成為過剩產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
/綜合報導)



==================================
資訊來源:時報資訊公司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朵花給我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