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綠長鬣蜥
[打印本頁]
作者:
jiashengtw
時間:
2013-8-19 16:36
標題:
綠長鬣蜥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05355memmdez0vaqv0a04.jpg.thumb.jpg
(38.47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8-19 16:36 上傳
學 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英 名:Green Water Dragon、Chinese Water Dragon
別 名:水龍、綠水龍、馬來西亞水龍、中國水龍、馬鬃蛇
科 名:飛蜥科(Agamidae)
分 佈:東南亞和東亞的中國南部、越南、高棉、柬埔寨和泰國。生活在溪流附近的闊葉林中。
生態習性:日行性,棲息於熱帶低海拔濕熱河谷的樹上,和灌木叢上,屬於樹棲性的蜥蜴,如果受到威脅,牠們會快速的從樹上躍入水中,牠們偶爾也會在水中活動,而且在水中閉氣可長達25分鐘。夏季夜間常伏於水邊的竹葉上,有群居的習性。本種在野外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也會取食青蛙、小蜥蜴、鳥類及果實。性情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幼體於兩年可達性成熟,繁殖期通常在春秋兩季,卵生,每次產約9~15枚卵,一年內可繁殖5次,算是很多產的蜥蜴;卵的孵化期約為60天,幼體兩年之後即可達性成熟,本種壽命平均可達20~30年(有個別記錄達50年)。
型態特徵:體長可達80~100公分,本種的體色是由不同色調的綠色及黃綠色所組成,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變色能力,身體會因為光線、溫度、心情或身體的健康狀況而改變體色的深淺。側扁的尾巴則是黑白環紋交錯,長度超過身體的三分之二,而下巴處的大鱗片為白色。其頸子上有圓形的針狀脊突,背上有一列膨大的鋸齒狀脊椎突由身體延伸到尾巴半部。在受到驚擾時全部豎起,並會以後腳支撐身體站立,然後奮力奔跑,而尾巴此時則負責維持平衡,而其鋸齒狀的脊椎類似馬頭部的鬃毛,因此又有馬鬃蛇之稱。綠長鬣蜥的外表和美洲綠鬣蜥頗為相似,可以由美洲綠鬣蜥的兩腮有大型的圓形鱗片,而綠長鬣蜥沒有此特徵來簡易區別。
保育狀態:綠長鬣蜥於中國大陸方面已被列為備受威脅 (中國雲南省珍稀保護動物)。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