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介紹黑鯛
[打印本頁]
作者:
jiashengtw
時間:
2013-8-16 18:36
標題:
介紹黑鯛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ll1.jpg
(123.3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8-16 18:36 上傳
中文學名:黑鯛
中文俗名:烏格、黑格、厚唇
英文學名: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英文俗名:Black sea bream; Blackhead seabream; Black porgy
分 類:
Actinopterygii輻鰭魚綱 Perciformes鱸形目Sparidae鯛科Acanthopagrus刺鯛屬schlegelii
型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體呈橢圓形,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尖。口端位;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3對,兩側具臼齒4-5列,下頜前端具圓錐齒 2-3對,兩側具臼齒3列;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5.5列鱗。背 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強,第IV或V棘最長;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棘強大;胸鰭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灰黑色而且 銀色光澤,有若干不太明顯之暗褐色橫帶;側線起點近主鰓蓋上角及胸鰭腋部各一黑點。除胸鰭為橘黃色外,其餘各鰭均為暗灰褐色。
最大體長:
50cm。
繁殖週期:
2年。
地理分佈: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台灣及大陸沿海。台灣東部、北部、西部及離島之澎湖海域均有記錄。
飼養水質:
18-22℃、鹽度以16.7-20.6最佳。
食 性:
雜食性,以底棲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為食,有時亦能攝食海藻。
行 為:
喜棲於砂泥底之內灣水域,有時會進入河口。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強。
常見疾病:
腸炎、爛尾病或爛腮病(Flexibacter maritimus)
疾病處理:
腸炎以四環黴素10ppm-20ppm藥浴、爛尾病或爛腮病以四環黴素10ppm-20ppm藥浴。
雌雄辨別:
幼魚期全為雄性,到3-4年生才轉變為雌性。雌2公斤,雄1公斤以下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