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大牌為什麼在後臺吵架---劉墉
[打印本頁]
作者:
kimeko1102
時間:
2013-7-20 23:48
標題:
大牌為什麼在後臺吵架---劉墉
我曾經看過兩位大牌歌星,演出才結束,就在後臺大吵。
原因是在謝幕時,主辦單位提到在海外推展中華文化。
其中一位歌星立刻說她要捐出當天的演出酬勞,另一位也立刻跟進。
只見兩位大牌在如雷的掌聲中,笑容滿面地對著台下揮手道別,接著轉身……才轉身,其中一位已經面罩寒霜,剛進後臺就開罵了:「你要捐,為什麼不先說一聲?」
「我是臨時決定回應推展中華文化, 哪有時間先跟你說?」另一人答:「而且我捐,你可以不捐啊!誰讓你也捐?」
「你捐了,我能不捐嗎?我能不捐嗎?」前一位吼了兩遍:「可是,這壞了規矩,你懂嗎?」
只管自我感覺良好
乍聽這故事,你八成覺得那「勉強捐款」的人,格局不夠,對不對?
先讓我們看看《呂氏春秋》裡說的故事吧: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愛護子民的法律,就是誰把流落在外,當妾為奴的魯國人贖回來,可以向「公家」報帳或請賞。
子貢就去贖回了魯國人,但是他表現清高,拒絕了賞金。
按說子貢的義舉應該獲得讚賞。可是孔子知道了,卻對子貢說:「你錯了啊!聖人做事應該能改變人們的風俗習慣,而不是只求自我感覺良好。而今魯國富有的人少而貧窮的人多,你收受賞金不會對你的身價有損。而今你不收獎金,只怕以後沒人願意去為同胞贖身了!」
相對的,子路有一次救起一個溺水的人,人家送了頭牛作為報答,子路接受了。孔子則高興地講:「以後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溺水者了。」
孔子是個非常「合理化」的人。正因此,當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如何的時候,孔子沒有大加讚賞,反而問「何以報德」?
當人家對你不好,你對他反而好的時候,那些對你好的人,你又要怎樣報答?如果你處世沒有原則,是不是反而不公平?
什麼是壞了規矩
好!現在回頭想想那兩位大牌歌星的事。首先,就算其中一位臨時決定要捐出演出酬勞,是不是也該考慮另一位的感覺?你一個人表現大方、得到掌聲的時候,難道要讓另一位被冷落嗎?那是二人同台演出的團隊耶!如同兩人一起去作戰,你能只顧自己嗎?
其次,讓我們想想其中反對者說的「壞了規矩」。這跟魯國贖人的法律不是相似嗎?你今天「耍帥」,一口氣把報酬全捐了,除了逼得另一位跟進,未來別人演出該怎麼辦?即使不主動捐,如果有人問「上次某某一文都沒拿,全捐了,您要怎麼做?」被問的人該怎麼答?最後是不是反而造成有些大牌不願意來了?
如果人人都出家
這不是喊口號的時候,請各位千萬作深一層想。
行有行規!該拿多少報酬就得拿多少,值什麼價碼就得要多少。只有這樣藝人才能用報酬改進他的生活、他的行頭、他的裝備,用那些錢來支付自己的團隊,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相反的,如果壞了規矩,大家都自命清高不拿錢,到頭來不是全餓死了嗎?
這跟勸人出家的道理一樣,看破紅塵的境界高,不錯!茹素,有利環保,也不錯!不婚、不娶,沒有家累,安心禮佛、幫助眾生,更不錯!只是如果人人如此,不過百年,只怕世界上已經沒有人好被關注了。
教別人往哪裡站?
想想參加宴會吧!
耶誕節,有朋友請客,你去了,看到那家的小孩,心想:就快過新年了,於是當眾包個紅包塞給小孩。你有沒有想到四周還有其他賓客,如果你當著大家這麼做,別人要怎麼想。是不是馬上就有人不安地說:「哎呀!我都沒想到,可不是快過年了嗎?下次補!下次補!」
適得其反的大方
再舉個例,宴會完了,出酒店大門,「代客停車」的把車開來,你朋友掏出五十塊錢,正要賞停車小弟,你一把攔下來:「我來!我來!」接著遞過去一張百元票子。你做得對嗎?你朋友手裡拿著五十,你攔下來,改為一百。你是什麼意思?
而且只怕後面有一堆人,個個手裡握著五十,人家又會怎麼感覺?由一贏到三贏還有,如果你參加訪問團出國,覺得接待單位真不錯,離開那天,大家依依不捨地擁抱,你突然掏出個禮物,當著眾人的面送過去。你對嗎?
抑或你可以事先跟團員們商議,一 起湊錢買禮物,如果一時不好買,你有個東西還不錯,就說是大家送的行不行。這樣做會不會好得多?更進一步,如果你是基層人員,就算有這想法,是不是也應該私下跟你的中級主管談,他覺得有理,再由他去跟「團長」反映?結果多好哇!老大一聽,對啊!我怎沒想到?對中級主管大加讚賞。中級主管得了好處,能不對你刮目相看嗎?你沒有居功、沒有越權、沒有愛現,這才是處世的藝術啊!
人生百忌,首忌愛現!
作者:
timtim1605
時間:
2013-7-20 23:57
事前要先做好溝通
跟深思的動作阿
作者:
臥雲
時間:
2013-7-21 06:13
kuso 圖 又有知性的文章,真是多才。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7-21 11:13
馬斷了腿,當然還能活!但是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著,又有什麽意義?
你不能失敗
今天我在學校體育組見到一件怪事,當時球隊正為晚上的比賽做練習,突然接到一個隊員從地下鐵車站打來的電話,說是因為天氣一下轉涼,他穿的衣服太少,如果站在冷風裏等公共汽車會感冒,所以希望隊友開車去接他。
從學校到地下鐵只有十五分鐘的路,真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可是你知道球隊的教練怎麽說嗎?
他居然說:"電話不要掛,先問他感冒沒有,如果還沒有感冒,就立刻去接。假使已經感冒,再感一些也不要緊,就自己吹風,坐公共汽車來吧。"
我聽了大吃一驚,頗不以為然。豈知教練有他的道理:
"如果已經感冒,今天晚上當然是泡湯了,又何必浪費別人的時間去接,而且影響了大家的練習。本來嘛!遲到就不應該,天氣多變,不註意身體,更不應該。自己不小心,且不以團體為重,誰又能管得了他!"
這件事,使我想起國內的一位企業家朋友講的話。他說:
"在我的公司裏,如果一個人四十歲還沒有升遷到主任,就永遠不必再想這個位子,因為臨退休爬上來已經嫌遲,既然不可能再由主任的位於往更高階層爬,就乖乖地待在下面,免得影響了其他有衝力的人!"
他的理論雖不盡然對,但是跟下面西方哲學家赫伯特的這幾句話,不是很相似嗎?
"一個人如果二十歲時不美麗、三十歲時不健壯、四十歲時不富有、五十歲時不聰明,就永遠失去這些了!"
這個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殘酷得甚至不能給予失敗者一點同情心。
譬如在一組人執行秘密的戰鬥任務時,如果其中一個不幸受傷而無法繼續前進,為了怕他被俘之後泄露軍機,造成整個行動的失敗,領導者可能不得不將那人滅口。
譬如幾個人同去爬山,以繩索相連攀援峭壁時,如果一人失足,懸在半空中,費盡方法不能解救,而其他人卻可能因此都被拖下深谷時,只有割斷繩索,將那人犧牲。
誰希望受傷?誰希望失足?
誰又能責怪他受傷與失足?
只能責怪命運!而命運常常是殘酷的!
相信你一定在電影裏看過,當馬腿關節受到重創時,主人常不得不將它一槍打死。我曾經問一位馬術教練,難道那馬斷了腿,就活不成了嗎?為什麽非要置之於死地。
他說:當然能活!但是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著,又有什麽意義?
以上,我講了許多殘酷的故事給你聽。因為你已經是可以接受這種事實的年齡,未來也將面對這些殘醋的現實。
"你必須成功,因為你不能失敗!"
這是一句非常莫名其妙的話,卻有耐人尋味的真理!
談失敗 劉墉
作者:
臥雲
時間:
2013-7-22 08:05
萬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意義,看似達爾文邪說理論。
那以這邏輯,老人不就個個該死,我們為何還要有這麼多的社會福利,
為何還要浪費這麼多的社會資源呢?如果,這篇真的是劉先生所寫的,
只能說,有所偏頗囉!
作者:
kaejunhsu
時間:
2013-7-22 14:54
中國人喜歡"棒打出頭人" 這是我在之前1個論壇親身經歷的事...
西方國家強調"個人主義" 英雄會受到大眾的歡迎!!
東方人:嫉妒心強 又愛吃假小心 很要不得 見不得人家好?!
所以,除非你是實力與才華兼具又有好人緣(懂得做人),否則 同儕的壓力就把妳壓垮了~
作者:
臥雲
時間:
2013-7-22 23:00
本帖最後由 臥雲 於 2013-7-25 20:11 編輯
to :魚大 劉庸很多作品都滿兩極的思考!
也對!!他主要是讓人有不同角度的思考模式,有些是別因小失大、 省小錢花大錢‥‥。
其實,小弟在『少年維特煩腦』這個年紀時,也常看他們父子的書。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