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埃及總理人選定不下來 [打印本頁]

作者: moto75326989    時間: 2013-7-8 08:11
標題: 埃及總理人選定不下來
6日,一名穆爾西反對者的葬禮在開羅舉行,兩名女性親友痛哭流涕。

巴拉迪一度被傳獲任命為埃及過渡政府總理。

  主要反對派聯盟領導人之一巴拉迪獲任命傳言被否

  就媒體先前有關埃及主要反對派聯盟「全國拯救陣線」領導人之一巴拉迪獲任過渡政府總理的報導,埃及總統府發言人6日表示,總理人選並未敲定。穆兄會則表示將繼續示威,直至前總統穆爾西復職。

  據新華社電 時任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3日晚被解職,阿茲利·曼蘇爾獲任臨時總統,負責組建過渡政府。

  埃及消息人士稱,曼蘇爾6日在總統府與軍方領導人和內政部長穆罕默德·易卜拉欣會面。就媒體先前有關穆罕默德·巴拉迪獲任過渡政府總理的報導,埃及總統府發言人6日午夜告訴媒體記者,總理人選並未敲定。

  巴拉迪是埃及主要反對派聯盟「全國拯救陣線」領導人之一,曾擔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

  這名發言人說:「我們歡迎所有人(參与埃及政治進程),每個人都是這個國家的一分子。穆斯林兄弟會大有機會參与即將舉行的和之後所有的選舉。」

  穆爾西所屬的穆兄會堅持,穆爾西應留任總統。穆兄會將繼續示威,直至穆爾西復職。

  路透社說,除穆兄會,保守陣營的薩拉菲派光明黨6日反對巴拉迪出任總理。光明黨先前同意軍方所支持方案,經由選舉結束過渡。

  上述總統府發言人講話后不久,埃及官方媒體報導,檢察長下令延長對穆兄會領導人的羈押。

  本周以來,包括穆兄會政治分支領導人薩阿德·卡塔特尼在內的4名穆兄會高層遭拘。他們受控煽動示威和暴力活動,監禁時間將延長15日。

  (陳立希)

  埃及亂局四大疑問

  一、穆兄會將有哪些新動作?

  對穆兄會來說,未來有兩種選擇,其一是繼續抗議,甚至訴諸暴力,通過大範圍的流血事件給軍方和反對派施壓;其二是將目前的抗議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開啟對話,爭取穆兄會作為一個政治團體在未來繼續合法參政的權利。

  目前看來,穆兄會短期內難以接受現實,或將繼續抗議。

  二、軍方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來自軍方消息人士的信息顯示,暴力衝突如果升級,軍方將採取宵禁甚至戒嚴的行動,避免局勢失控。另有傳言稱軍隊內部發生分裂。但軍方已發表聲明予以否認,並稱這些「謠言」是對軍方發動的心理戰。分析人士認為,軍方在等待合適的時機採取行動,一旦軍方採取行動,可能對穆兄會是致命的打擊。

  三、臨時總統能否順利施政?

  埃及臨時總統曼蘇爾6日向各政治派別伸出「橄欖枝」,尋求對話和解,遭到穆兄會自由與正義黨拒絕。化解雙方矛盾,恢復穩定成為曼蘇爾要克服的最大障礙。此外,一些國家已表示擔憂,有的甚至向埃及當局施壓。如何順利化解這些壓力,對曼蘇爾來說至關重要。

  四、街頭亂局是否會繼續?

  6日,一個極端保守的伊斯蘭教組織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稱軍隊解除穆爾西的總統職務是對「伊斯蘭教教義的宣戰」,揚言要報復。由於抗議示威活動仍在繼續,規模可能擴大,加上極端組織以暴力相威脅,埃及的社會動蕩難言終止。(新華社)

  美埃軍方高層密切通話

  奧巴馬重申美國未支持埃及特定政治派別

  據新華社電 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6日與埃及軍方領導人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通話。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說,5日以來,哈格爾已3次連線塞西,6日通話超過兩個小時。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喬治·利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國防部長哈格爾在談話中強調,埃及需要向文治政府和平過渡。」

  不過,聲明沒有提及塞西表態和其他反應。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在穆爾西遭解職前一天,哈格爾與塞西通話,警告可能的「政變」。

  穆爾西被解職,美國沒有譴責埃及軍方或稱其「政變」。穆兄會指認,埃及軍方得到美國默許,推翻首位民選總統。

  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重申,美國並未支持埃及特定政治派別,美國譴責發生在埃及的暴力活動。奧巴馬在馬里蘭州戴維營度周末,6日與國家安全委員會舉行電話會議,其間談及美方立場。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絕對否認埃及某些人散布的虛假說法,他們說我們和埃及某些政黨合作,以圖掌控埃及過渡。」(陳立希)

  新華評論

  埃及「二次革命」的啟示

  如果說2011年2月穆巴拉克的黯然離去標誌埃及「第一次革命」的結束,那麼埃及軍方今年7月3日介入導致穆爾西總統下台,則被視為埃及「二次革命」的初步「成果」——曾經眾望所歸的民選政府短短一年即告瓦解,而民眾期盼中的幸福生活依然遙遙無期。埃及兩次革命的起承轉合值得深思。

  去年6月底,有著深刻穆斯林兄弟會背景的穆爾西在總統選舉中獲勝上台,但他沒有迅速籠絡民心,加速和解,而是不斷推行伊斯蘭色彩濃郁的政策,挑戰軍方權威,冷落司法系統,加劇社會分裂,給世俗自由派提供了再次上街的充分理由。

  而面對世俗派的不滿和抗議,穆爾西始終不肯舉行談判,更不肯讓渡部分權力,結果導致矛盾加劇、經濟下滑、民生凋敝,形成「動蕩加劇不滿-不滿又加劇動蕩」的惡性循環,最終迫使軍方出手干政,將埃及民主實驗打回原形。

  此次世俗派通過被西方媒體所稱的「二次革命」,腰斬了埃及的第一個民選政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革命顯然沒有畫上句號。

  目前,軍方已經推出「路線圖」,其中包括中止憲法、提前舉行總統和議會大選、成立全國和解委員會、成立憲法修正委員會等。現在的問題是,假使在下次大選中世俗派獲勝上台,那麼心有不甘且民眾基礎深厚的穆兄會會不會通過「三次革命」,再次推翻新生的民主政府?應該說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前兩次的街頭革命讓抗議者嘗到了甜頭,達到了目的。

  「二次革命」證明埃及的社會轉型尚不成熟,還在痛苦的摸索階段。這次革命的重要啟示是:各黨派必須學會政治和解與寬容,努力彌合分歧,兼顧各方利益。今後不管哪個黨派上台,都要充分考慮到反對派的合理要求,學會在退讓中求生存,在妥協中求發展。新政府只有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務,迅速穩定民心,讓更多的普通百姓享受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才能從天下大亂逐步走向天下大治,為「革命」畫上圓滿的句號。

新浪新聞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