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教育的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一位智慧型母親所給的答案)
[打印本頁]
作者:
jjcow789
時間:
2013-6-24 21:32
標題:
教育的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一位智慧型母親所給的答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01.jpg
(57.3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6-24 21:29 上傳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他落後?」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
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學還是第一名。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
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活。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覆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覆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
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學,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
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讚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現在這位兒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放寒假回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做一段演說。
其中他講了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牠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
這場演說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這位母親從不說一些令孩子洩氣的話,在找不到適當的答案前寧可沉默,以愛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孩子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最後交出優秀的成績。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和拓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
作者:
太醫令
時間:
2013-6-24 21:47
其實那位母親的小孩不一定不聰明,可能只是沒找到對的學習方法^^
作者:
lcctno
時間:
2013-6-24 21:59
你常用那張漂亮妹妹的照片 而且又會提到母親 讓我不禁懷疑 她是你的年輕時的媽媽嗎?
作者:
emie1245156
時間:
2013-6-24 22:18
小孩有分吧...
有一種算是比較晚才...開竅的
(小弟摸到國二才開竅
另一種是...現階段的智力足以應付該年紀對應到的學科
但這不表示會沿著這條"第一名方程式"走XD
像小弟...國小不知道在考什麼
數學不及格,成績普普
現在的成就卻比當時贏我的人高
以個人經驗來看
智商高低絕對不會影響未來的成就(正常情況)
而是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越是虛心學習,努力向上,成果一定比他人多的!
取決於"願意or不願意"而已啦~
話說
有進步已經是好事了~
其實不斷的進步比贏過別人好
前者是超越自己,而後者...影響的因素太多,說不準啦
作者:
紫戀棠
時間:
2013-6-24 22:21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 伴隨他們成長
相互關愛 相互支持 相互理解
把他們當朋友 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作者:
allen0a
時間:
2013-6-24 22:44
孩子自己會想會努力當然最好
問題是台灣的教育制度
講起來就一肚子火~~~~
作者:
Kevin0223
時間:
2013-6-25 00:55
兒孫自有兒孫福
強迫只是隱藏他真正的個性而已
教當然還是要教
只是要為了教育而教育才是重點
作者:
queenie50300
時間:
2013-6-25 01:20
我覺得很多媽媽有的時候都會不小心把自己的小孩與其他小孩比較
我老媽就是這樣,每次都會說誰家的小孩考試考第幾名,你怎麼這麼笨都考倒數...
幾次以後我就乾脆不唸書了,現在想起來還真後悔,不應該跟媽媽嘔氣,應該認真唸書才對
這位媽媽非常有智慧呀!!
作者:
duo3344
時間:
2013-6-25 10:37
其實... 這位媽媽雖然很有寬容的心
很為自己的孩子著想
不過,真正振作的是孩子
也許真的開竅了,想通了什麼?
這就不得而知
所以可以嘗試著利用鼓勵的方式
或許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呢
作者:
臥雲
時間:
2013-6-29 15:43
這是我看到的現像,說不得準,看看就好
在大賣場,小孩哭鬧時,東方的父母,大都跟著一起『番』
少部份的會蹲下來進行良善的溝通。
而在西方則為相反‥‥。
但是,我們反觀所陪育出來的小孩,
東方小孩『特訓』一段時間後
在大場合中,不吵不鬧。
西方,說好聽是活潑,但是那真的有到誇張的地步。
當然,這或許也是個人的偏見,畢竟,待有國外時光不長
這短短的樣本,或許也不能說明些什麼‥‥。聊聊嘛!!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