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亞細亞的孤兒 西湖藝文館精彩「誠」獻
[打印本頁]
作者:
藍蝶
時間:
2013-6-16 08:01
標題:
亞細亞的孤兒 西湖藝文館精彩「誠」獻
NOWnews – 2013年6月15日 下午4:42
記者林錫霞、曾阡駿/苗栗報導
苗栗首齣吳濁流舞台劇6月22日在西湖鄉的吳濁流藝文館誠摯公演,由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和西湖鄉公所合辦的《文學戲棚下-胡太明的故事》,改編自吳濁流先生的經典作品「亞細亞的孤兒」,屆時將用「行動」詮釋故事中主角的悲慘一生,向吳濁流先生反映當代環境的偉大作品致敬!
一年一度的戲劇展演,編劇李舒亭主導整齣戲劇的結構,從去年和前年她已帶過兩屆語傳系的學生演出改編自經典文學作品的舞台劇,都在校內獲得廣大好評,今年更擴大演出範圍,將舞台直接搬到吳濁流藝文館裡,敬業度十足,不輸專業。
戲前的工作籌備規畫時久,特別和哇歐表演工作室的硬底子工作人員合作,協助舞台指導、梳化衣著準備等,大批的專業工作和大型的舞台,加上劇本對白裡有大量的日語、客語、台語等多種語言交雜,讓學生排練時直呼壓力超大。
李舒亭老師的創作豐富,著有《明天之後》、《結婚-人生場景》等劇本,並曾擔任「楊德昌電影工作室」演員表演課指導,她鏗鏘有力的表示,這齣戲在校外展演是很大的挑戰,排演場地、舞台道具等外在元素都很精簡,卻不失專業,然而演員非科班出身,在大型舞台上演出不被外界看好,因此她常勉勵修課的學生演員,「別人要求70分,我們就要做到90分,甚至是滿分!」,使演員們無不卯足了勁加緊排練,不想錯失表現自己的機會。
全劇風格悲中帶有省思,探討台灣人地位在日治時期的歸屬矛盾和身分認同的混亂,觀眾的情緒可隨著劇情的推演而起落,當中的多種語言發音,會由舞台前的投影映出字幕,無須擔心「語言不通」,劇中的人物多達四十多種,每個演員要詮釋的角色至多2到3種,對首次嘗試演戲的學生,是一大挑戰,除開語言的不識,觀眾也可靠演員間的肢體動作,來領受劇中角色的笑與淚。
由於戲劇公演是語傳系的年度傳承,學生在戲前的前製都下了不少工夫,犧牲假日排演,期盼經由公演的籌備,傳承上屆的經驗以及活動設計的基礎認識,透過課程使學生發揮創意,將想法具現在道具製作、配樂佈線和舞台設計上,傳達對戲劇的熱愛。
《文學戲棚下-胡太明的故事》將於6月22日晚上六點半免費入場,這場饗宴選在吳濁流藝文館並獻給西湖鄉,希望能獲得在地民眾的迴響。此外,主辦單位特別提供接駁車服務,詳情請至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網頁洽詢。
來源雅虎新聞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