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夏天吃「嫩薑」助消暑、排濕、瘦身!
[打印本頁]
作者:
lmywing
時間:
2013-6-8 00:13
標題:
夏天吃「嫩薑」助消暑、排濕、瘦身!
一、消暑首重「去濕」
體內濕氣重,讓人覺得睏倦、食慾不振、手腳冰冷、全身黏膩不舒服,惟真中醫診所連建廷醫師認為,濕熱是夏季百病之源,因此,夏季養生應將「去濕」列為首要任務。
他將台灣人多過敏的原因歸咎於環境濕氣太重,並且許多人從戶外走進室內,不顧自己早已汗流浹背,還迫不及待鑽進冷氣房,冷熱溫差大加上濕邪入侵,於是感冒、過敏、骨節痠痛隨之而來。
[吃點辣的]
一般人認為吃辣上火,夏天不適合吃,事實上,愈是濕熱的地區,愈可透過吃辣促進人體排汗,有助於逼散體內濕氣,讓人在悶熱環境中反而覺得涼爽舒適。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也提醒,中醫觀點來看,辣食畢竟多屬熱性,適量食用就好。
尤其身體已有發炎症狀,例如胃潰瘍、支氣管炎、痔瘡、高血壓患者,或體質本屬陰虛燥熱的人,應該避免吃辣。
[常吃利濕食物]
許中華指出,綠豆、蓮藕、白朮、薏仁、茯苓等中藥材,有利濕效果,對於排解夏季濕熱很有幫助。
連建廷特別推崇吃嫩薑。他指出,嫩薑溫和,吃了不上火,利濕效果也好,曾有病人減重多次不成功,沮喪求診,他把脈診斷後認為是體內濕氣太重的問題,於是要病人三餐都加嫩薑,結果只用這個方法,就順利減重10公斤。
二、補氣養脾胃,頭腦不昏沈
暑熱損傷人體津液,導致脾胃功能變弱,且耗傷元氣、損精神,氣血不足之下,人會變得昏沈、嗜睡。
登琪爾養生莊所餐飲總監張恬慈進一步解釋,氣不足則胸悶、呼吸短促,供給腦部的血液含氧量低,自然容易頭昏睏倦,因此,補氣則氣足,氣足後腦筋才能保持清明,因此夏日昏昏欲睡,可從補氣著手。
此外,由於炎熱出汗使得胃腸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胃腸蠕動變慢,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腸胃病好發季節,透過健脾藥方可以改善。
最常見的方子是四君子湯,有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功效,主藥材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四味,再依不同體質加減。
三、吃「涼」食,多吃「苦」
中醫總苦口婆心一再告誡「少吃冰」,那麼盛夏如何消暑?許中華瞇眼笑笑回答:「吃涼食」。
[清涼飲食消暑]
當季生產的瓜果多屬涼性,如西瓜、黃瓜、冬瓜等,許中華特別推薦以西瓜皮肉間白色的部份(中醫稱之為翠衣)切片,加嫩薑一起煮湯,有退火利尿、改善食慾不振的功效。
[多吃苦]
中醫觀點,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功效,因此,夏季可多吃苦瓜、喝苦茶等苦味食物,有益消暑解熱,同時能夠消除疲勞、提神醒腦。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作者:
tangiuanbor
時間:
2013-6-8 00:43
一般人都會在冬天進補一下身子, 卻忽略了夏天也要將我們的身體適度做個調節, 以免長期累積病肓, 而不自知, 反而進入冬天時因大量進補造成適而其反的不良效果..
作者:
you00792
時間:
2013-6-8 06:13
喔喔 !!這樣子上次吃那個李子上面有薑絲的緣故事這樣阿!!
除了帶點甜味還可以利濕!
作者:
太醫令
時間:
2013-6-8 10:21
本帖最後由 iygjghyjhguy 於 2013-6-8 22:22 編輯
所謂四時養身法就是如此!
春夏秋冬皆依其時以養其身!
如果身體濕熱排不出,就會造成身體內痰飲積聚,轉而發胖!
所以夏天利濕排熱真的很重要喔! 而且最好不要想說吃冰消暑
適量吃冰還好,但若是吃太多冰反而會把胃搞壞,容易得胃癌喔! 要小心!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