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這份報告的「世紀基金會」(Century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理查.卡林柏格(Richard D. Kahlenberg)表示:「很多社區大學反而拿到最少的聯邦經費,最需要幫忙的孩子卻拿到最少的資源。」
這份報告說,美國的大學變得越來越區隔和不平等,促使美國最高法院在1954年的布朗控告托皮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Topeka, Kansas)做出裁決,禁止中小學實施種族隔離。報告說,如今美國高等教育正出現階層化,主要服務富有學生的4年制大學,擁有高畢業率;而以服務低收入學生為主的社區大學,畢業率卻低得驚人。
撰寫這份報告的作者之一、威斯康辛大學教授莎拉.高瑞克-拉伯(Sara Goldrick-Rab)表示,社區大學通常拿到的聯邦經費低於中小學。這份報告的其他作者包括雪城大學校長南茜.康托爾(Nancy Cantor)、紐約市立圖書館館長安東尼.馬可士(Anthony W. Marx)和3名社區大學校長。
其他研究則發現,貧窮學生就讀一所多半是貧窮學生的學校,情況可能會變更糟。但過去10年,美國高等教育似乎已變得階層化。根據喬治城大學教育和勞力中心研究員安東尼.卡尼瓦爾(Anthony P. Carnevale)和傑夫.史卓爾(Jeff Strohl)的研究,在2006年,28%的社區大學學生來自於美國社經地位最低1/4的階層,高於1982年的21%;2006年,僅16%來自於社經地位最高1/4的階層,低於1982年的24%。相較之下,2006年,在200所一流4年制大學僅5%來自社經地位最低1/4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