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當小米開始玩“體驗” 錘子該何去何從? [打印本頁]
作者: aas54432 時間: 2013-4-10 18:48
標題: 當小米開始玩“體驗” 錘子該何去何從?
昨天的米粉節上,小米發布了MIUI V5正式版,雷軍隆重的介紹了MIUI V5在圖標、電話、短信、小工具等方面的改進與優化,如重繪系統圖標和1000個常用應用圖標、支持動態圖標,30秒未接聽,鈴聲自動放大,聲控拍照等。看著,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對了,這和錘子發布會上羅永浩的言辭何其相似,從本質來講他們都在強調易用與人性化,即強調體驗,當小米開始大張旗鼓認真的玩“體驗”,強調“體驗核心”的錘子ROM將何去何從?
錘子ROM或出身未捷身先死
老羅強調的錘子ROM的核心優勢是易用和人性化,但看過錘子發布會,我們會發現錘子的優勢或者說是創新是如此的容易複製,這裡的複製表現在容易被抄襲和再創新,依靠更強大的專業團隊和百萬米粉的支持,MIUI在體驗上的改進將很容易超越錘子ROM,畢竟體驗玩的也是資源、實力。
現實已經給予了證明,這次我們在MIUI V5上已看到了大量以體驗改善為目的更新和改變,當六月錘子ROM發布之時,相信錘子ROM在易用和人性化上於小米MIUI和魅族Flyme已無太大優勢。鑑於錘子ROM的技術團隊規模,待其發佈時,其完整度很難追趕MIUI和Flyme,加之其核心優勢的弱化,還有多少人原因嘗試,或者說還能吸引多少用戶駐留這是一個問題。
“可愛多”不是鐵人
小米的成功被概括為雷軍的鐵人三項,即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三者缺一不可。到目前儘管這一秘訣已被廣泛傳誦,仍沒有企業能複制小米的成功,大者如聯想、華為、中興之流,小者如小辣椒、大可樂等。同樣,“可愛多”不是鐵人,老羅也無法複製這一成功模式。何況,目前老羅在軟件上仍然在蹣跚而行,市場還有多少時間給老羅完善錘子。
退一萬步,即使老羅在錘子ROM上成功了,硬件的問題又是一道坎。從魅族和小米手機誕生的歷程我們可以發現,要做手機不難,要做高質量的手機很難,至少需要1-2年的時間磨合軟硬件、拋光硬件,這還是對有硬件製作背景或行業資源的魅族和小米,對於英語教師出生的羅永浩,硬件的困難可以想像。從老羅的經歷,我們相信他有能力跨過硬件這道坎,但市場會給他時間嗎?
市場不需要另一個小米
剝去所謂“有情懷”“工匠品質”的粉飾,錘子ROM只是一個更為註重體驗的Android馬甲,當競爭者藉去其創新,錘子的成功需要一個模式。從現在的觀察來看,錘子ROM錘子手機走的是小米曾經的路徑,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的模式。但問題是市場還需要另一個小米嗎?
答案是否定的。小米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的優勢是高性價、高個性化和高差異化,由於優先進入市場,小米無論在用戶接受度、消費慣性還是在軟硬件產品、服務上已經形成先天優勢,優勢聚集形成的良性循環將讓小米在這一模式的產品質量和服務上持續領先,所以,同樣是1999,有更好的小米,為什麼要選擇錘子。
綜上,從未來來講,錘子ROM錘子手機並沒有大發展的可能性,也無法複製小米的成功,以老羅的個性和能力,錘子手機最終會誕生,但也只能說能活下來,能掙錢,但主流、國際化和榮耀與錘子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