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談談錘子和Facebook Home [打印本頁]
作者: aas54432 時間: 2013-4-9 05:53
標題: 談談錘子和Facebook Home
這兩天一直在研究錘子rom和Facebook home,我把老羅演講從頭到尾看完了,還把現在網上能找到的關於Facebook Home的資料也都看完了,受到了很多啟發。今天我決定自己也來設計一個rom(確切的說是Launcher),明天發佈設計稿。如果到時候你們看了覺得好,那也沒什麼,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披露我的rom之前,先來簡單說兩句我對錘子和Facebook home的看法。這兩個rom都是基於Android系統進行二次開發,也就是說他們都是Launcher而已,並不算真正的rom,因此他們也被一些人吐槽沒有技術含量。但是,技術含量有那麼重要嗎?技術在短期內是一種高價值的生產要素,但是在長期,技術總是會趨於廉價,它們會成為一種公共資源。唯一不會隨時間衰減的生產要素,是人的智慧。就像那句經典的話所說的:“對於攝影師來說,機身前面那個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機身後面那個頭。”我不能因為沒有技術含量而抹煞這兩個rom閃爍的偉大智慧。
完整的看完了老羅的發布會以後,我不得不佩服這個相聲界最會做手機的胖子:他的那些小修小補,都說到了我的心坎裡。比如說——通訊錄裡面增加一個按地域歸類的選項,這對於我這種經常出差的人來說簡直太需要了!拖動圖標的時候,可以在一個頁面同時顯示4屏,這樣你就可以直接把圖標從第一屏拖到第四屏。用手一揮,就可以把所有圖標右上角的新消息提醒數字全部消除······
類似的改變還有許多,據他說一共有75項。做出這些改變真心沒啥技術難度,但是要想到這些改變,是有技術難度的。這些細節體現了老羅對於人性的洞察力。錘子肯定也有缺點,起碼我沒有覺得那 個主界面有他說的那麼好看,真挺難看的。
再來說說Facebook home。首先,我嚴重認可它的思路,我覺得手機就應該做成那樣:一打開就直接是消息,而不是滿屏幕的App,這才對路!但是,由於它是Facebook做的,所以它肯定是排他性的應用,這點可能會妨礙它的普及。不過能夠想到這種思路並且做出來,已經是非常牛逼的一件事了,我在心裡悄悄的為它預留了一個“THE ONE 2013年最重要科技創新”的位置。
如果要把錘子和Facebook home放在一起對比的話,後者要勝過前者一個量級Facebook home算是一個顛覆式創新,它徹底顛覆了手機的使用方式,而錘子rom則只是把一個老產品改得更加好用。Facebook home告訴我們這樣一件事:home界面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為什麼我們一打開屏幕必須要進入home界面?我唯一想到的合理解釋就是:蘋果就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