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改善情緒型肥胖
[打印本頁]
作者:
momo129
時間:
2013-3-23 01:31
標題:
改善情緒型肥胖
本帖最後由 momo129 於 2013-3-23 10:44 編輯
情緒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從西醫來看,是因負面情緒讓細胞分泌壓力激素,
壓力激素促使發炎反應。
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壓力或影響睡眠品質也都可能造成慢性發炎。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劉沁瑜說,缺乏睡眠時,瘦素分泌變少,
抑制食慾的功能不足,就會讓人想要多吃;同時,
促進食慾的胃飢素(Ghrelin)會讓你感到餓,想吃的欲望再加成,此外,醒著的時間多,
也會吃得多。
在中醫理論,七情六慾也會導致疾病。黃帝內經中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
、恐傷腎」的說法。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解釋,如果長期處於憤怒情緒中,
肝臟的解毒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在不易排毒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疾病,時常恐懼的人,
腎功能也會比較差。
而中醫講的上火,在情緒上屬於憤怒、生氣、緊張的狀況,你感受到威脅,
但卻無法控制、改變,讓整個人陷於持續性煩躁,王佑驊說。
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許瑞云指出,情緒也是一種能量,
隨時影響身體運作;所以,暴怒後,人會力竭;悲傷時,會食不下嚥、失眠。
生氣點燃的那把火,在體內會產生疼痛感,尤其肝主筋骨,肝火旺,
筋骨關節就容易這裡疼、那裡痛。
情緒也同樣可能導致肥胖,許瑞云歸類四種情緒壓力型的肥胖。
1‧受害者心態造成肥胖,這是為應付外界的不友善、為保持安全距離。
2‧壓力型肥胖,因壓力讓三交經過度興奮,導致脾經虛弱,
調節水分和新陳代謝的功能降低,而容易水腫。
3‧執著性格造成肥胖,對某些人或事耿耿於懷或心有芥蒂,無論如何就是無法放開,
這類人多有便秘困擾,脾經也較弱,新陳代謝較差。
4‧情緒性飲食造成肥胖,壓力荷爾蒙失調,讓人不斷地想吃,加上許多家庭的飲食教育偏差,
將食物當作獎勵及表達愛的工具。
因此,要解決發炎和肥胖問題,也得處理情緒。
作者:
ghekfp
時間:
2013-3-23 10:38
敲打8穴位 改善情緒型肥胖
版大.內容沒提到打哪8穴位吔!
作者:
ghekfp
時間:
2013-3-23 11:32
可能隱藏在內容當中.我等凡夫俗子找不出.看不出...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