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華為Mate:不談硬件不談軟件還談什麼?
[打印本頁]
作者:
aas54432
時間:
2013-3-22 17:57
標題:
華為Mate:不談硬件不談軟件還談什麼?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5.jpg
(34.55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22 17:57 上傳
華為正式在華推出了6.1英寸跨界設備華為Mate,再一次刷新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對於這款跨界之作,華為對自身的產能表現的頗為自信,除了公佈2688元人民幣的售價外,也已經明確將於26日開始對外出貨。
從發布會現場的情況以及此前已經向媒體發放評測機的反饋來看,硬件博弈思維也逐步開始被大陸廠商拋棄。發布會上,余承東先生的“大嘴”風格不見了,對硬件也沒有過多的強調。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發布會上,華為對於這款手機軟件生態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到目前為止,除了Emotion UI,業界評價最高的就是Mate的導航功能,尤其是內置的實景導航,給6.1英寸的大屏幕找到了切實可行的用途:駕車導航。這就不得不讓人疑問,華為是想藉Mate搶GPS車載導航儀廠商的救命稻草?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拿到6.1英寸屏幕這麼一塊大傢伙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一塊平板,因此首先想到的是數字內容消費。不過,令人遺憾的是,華為Mate誕生的意義除了卡位依然是卡位,內容生態的建設一塌糊塗,很多應用程序根本不兼容全新的屏幕尺寸,即便是部分應用勉強對Mate進行了兼容,但依然虛化的令人無法直視。反倒是安兔兔這款跑分應用對新的屏幕尺寸進行了非常好的兼容。如果說華為開始擺脫硬件思維,為何還要兼容一款跑分應用,而對放緩軟件生態的支持?雖然未來還將會有很多廠商在跨界方面進行嘗試,數字內容生態的建設早晚會跟進,但時間成本並不應該由消費者來承擔,而且軟件僅僅只是內容生態的一個環節,其它方面的進展壓根就不用提及,那麼華為又為什麼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倉促踏入跨界這潭深水?
工業設計方面,華為在近年來的積澱還是有很大的進步,機身背殼採用了經過磨砂工藝處理的工程塑料,手感比較舒適,另外機身四周採用了仿金屬塑料鑲邊,視覺效果良好。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為Mate令人滿意。不過在硬件設計的細些處理也同樣存在問題。由於機身尺寸過大,導致內部構造空出了很多縫隙,從背面按壓後殼,可以明顯的看出來留有很大的縫隙,輕敲外殼,也能聽出一些空洞感。
華為Mate採用目前流行的一體式工業設計,但機身開口處過多,甚至USB插口還沒有防塵擋板,進塵的概率非常大。在此之前,有消息稱Lumia 920部分型號的前置攝像頭會出現進塵現象,而在這台6.1英寸的“大怪獸”的後置攝像頭里,也出現了輕微的進塵現象。雖然同為進塵,但性質卻截然不同,因為後置攝像頭是智能手機拍照的核心部件,而相比之下,使用前置攝像頭拍照的頻次要低很多。
總的來說,華為Mate通過6.1英寸屏幕和2688元人民幣價格搶搭出來的性價比還是比較明顯,尤其是相對較快的鋪貨速度,畢竟用戶對大屏幕的產品的需求還是非常強烈。但在內容生態建設方面的掉隊不得不正視。顯然,沒有人願意買一台跨界大屏幕手機回來當作GPS導航儀,或者需要手動去導入消費內容。對華為來說,消費內容生態如果不建立起來,產品的差異化仍舊不明顯,任何廠商都可以輕易的複制。而且,對於一家國際化廠商,不僅僅需要將產品賣到國外,更需要在產品思維上,跟上腳步。
來源:
http://digi.tech.qq.com/a/20130322/000103.htm
資訊已在3/3號更新如果有需要請
點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