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喬布斯的夢魘:蘋果三星亦敵亦友 [打印本頁]
作者: aas54432 時間: 2013-2-12 08:07
標題: 喬布斯的夢魘:蘋果三星亦敵亦友
據外國媒體報導,蘋果與三星的關係曾是蘋果已故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最大的夢魘。三星是位於亞洲地區的一家強大的電子設備製造商,使用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來製造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三星所生產的這些設備與蘋果的iPhone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都非常相似。很久之前,三星就已經開始獲得市場份額,並由此一步步削弱蘋果的利潤率和股價,同時還威脅著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王者地位。
當然,喬布斯似乎早有預料,而且似乎早給這種關係找到了對策,那就是展開“熱核式”的專利大戰,這將有助於打擊盜用專利的產品。然後,在蘋果針對三星發起了專利侵權大戰的近兩年之後,而且在蘋果在贏得了針對三星的諸多大型專利官司的半年之後,蘋果阻擊三星產品銷量上升的機會也在與日俱減,而不是與日俱增。
實際上,近期一系列法院裁決表明,智能手機專利大戰越來越陷入僵局,在這種僵局下,蘋果無法拿出證據顯示,其競爭對手、特別是三星等效仿的產品一直在嚴重地損害蘋果產品的銷量。這種專利之爭不僅可能難以讓蘋果受益,相反,甚至還可能會加劇蘋果與三星之間本已復雜的關係,特別是蘋果和三星越來越成為日益增長的移動計算市場的兩大主導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顯示,繼任喬布斯首席執行官職位的蒂姆·庫克(Tim Cook)最初一直反對起訴三星,其主要原因就是三星公司作為蘋果iPhone和iPad等設備的元件供應商,在蘋果的供應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據分析人士認為,整個2012年中,蘋果從三星購買的元件產品總價值高達80億美元左右。
與此同時,三星卻從其與蘋果的關係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同時也從生產的那些與蘋果產品高度相似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獲得了大量的收益。儘管蘋果與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展開了非常激烈的競爭——在此領域,這兩家公司共控制了整個市場約一半的份額,而且實質上還控制了該市場近百分之百的利潤——蘋果與三星的力量和弱點在很多方面形成了互補勢頭。蘋果的運營主管傑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上個月向《路透社》表示,三星其實也是蘋果的重要合作夥伴,而且雙方在供應鏈方面有著強勁的合作關係,但傑夫並未具體闡述雙方的關係詳情。
隨著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專利大戰日益加劇,事實也越來越表明蘋果與三星之間有著大量的共同利益,特別是在打擊其它潛在的競爭對手方面,例如黑莓和微軟等公司。實際上,蘋果與其它傳統科技競爭對手之間的矛盾也非常明顯。早在20世紀80年代,蘋果就曾譴責微軟擠壓Macintosh,從而生產了Windows操作系統,在雙方的競爭中,蘋果最終敗北,Mac也成為了一件不起眼的小產品,甚至在喬布斯於1996年底重返蘋果之前,蘋果公司曾一度走到瀕臨滅絕的邊緣。最終還是喬布斯憑藉iPod和iPhone等產品而拯救了蘋果公司,但是,這位蘋果的英雄於2011年10月離開了人世。
類似的問題是,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互聯網瀏覽器大戰導致Netscape最終被兼併,同時Netscape也失去了其旗艦式的產品。換句話說,蘋果與三星作為在多個領域都有著競爭關係的老對手,雙方之間並未展開你死我活的競爭。有時候,雙方是合作的朋友,有時候,雙方又成為不可調和的競爭對手。對於像諾基亞、黑莓、索尼、宏達電甚至是谷歌(該公司旗下的摩托羅拉移動部門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智能手機)等競爭對手,蘋果與三星要強大得多。
蘋果與三星的合作道路
蘋果與三星之間的關係要追溯到2005年,當時,蘋果公司正在尋找閃存產品的穩定供應商。蘋果當時已經決定放棄在打造的iPod系列產品、甚至是後來的iPhone等產品中使用硬盤驅動,因此蘋果將需要大量的閃存芯片以為這些設備提供足夠的存儲空間。
2005年,存儲產品市場極其不穩定,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的蘋果也想鎖定一家資金穩定的供應商。三星當時在NAND閃存市場大約佔據了50%的份額。據知情人士透露,喬布斯當時曾表示:“哪家公司控制了閃存市場,哪家公司就將控制了消費電子產品市場。”
蘋果與三星之間合作交易的成功也推動了三星為iPhone和iPad提供了重要的應用處理器。起初,這兩家公司共同生產基於ARM公司設計的處理器,但是,蘋果後來漸漸地控制了整個芯片的研發過程,如今三星只是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家工廠生產元件。也就是在2005年,蘋果與三星建立了親密的合作關係,而且這種關係也正是在當年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2005年,李在鎔(Jay Y. Lee)到喬布斯家中作客,此時正值雙方簽署了閃存合作協議之後不久。
雙方的合作關係也讓蘋果和三星能夠進一步了解彼此的戰略和運營方式。特別是,三星作為蘋果iPhone智能手機處理器的唯一供應商的地位也讓三星獲得了極具價值的數據,這也數據也讓三星了解到蘋果對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的估計程度。
據諾基亞的前分析師霍拉斯·迪都(Horace Dediu)表示:“我肯定,作為蘋果產品供應商的身份而與蘋果公司建立起來的合作關係,將有助於三星看到整個事情的真相,並讓三星了解到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這也給三星進軍這些市場提供了極大的優勢。”
目前,在與蘋果的關係問題上,三星仍拒絕發表評論意見。至於蘋果,該公司也能夠從三星斥巨資投資研發、工具設備和生產工廠等方面大大收益。2012年一年中,三星的資本支出就高達210億美元(約合23萬億韓元),而且三星今年還將計劃花費21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用來投資上述業務。
相比較而言,英特爾公司在2012年中只花費了110億美元,而來自中國台灣地區的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公司預計今年花費將達到90億美元。但是,即使擁有良好的元件製造經驗、資金和良好的市場信息,這些都並不能夠確保成功,特別是在三星自己進軍智能手機市場之後。與此同時,三星也在公開地制約iPhone的成功。
2010年1月,三星時任總裁GS Choi向媒體表示:“iPhone的流行只是一些蘋果狂熱支持者一時引發的結果而已。”這句話可能表明,三星已經制定了其它相關的發展計劃。2010年初,三星移動業務總裁JK Shin曾向員工表示:“iPhone的出現意味著我們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當前方法的時候了。”就在那年底,三星推出了Galaxy S設備,該產品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其外形和感觀都與iPhone非常相似。
僵局
據知情人士透露,喬布斯和庫克曾在三星高管訪問蘋果公司時發表了一些投訴意見。蘋果認為,三星應當修改其設計,以此解決蘋果擔憂的問題。後來到了2011年初,隨著三星推出了Galaxy Tab設備,蘋果最大的擔憂也得到了明顯的體現,當時,喬布斯及蘋果其他高管都認為Galaxy Tab完全效仿了iPad。
庫克也曾對三星非常擔憂,但是他卻反對起訴三星,不過,喬布斯似乎無法忍受這樣的局面,並懷疑三星正指望其供應商的身份來免遭蘋果的報復。
2011年4月,蘋果向三星發起了指控,此後不久,這種衝突還擴大到歐洲、亞洲及澳大利亞等法院。去年8月,蘋果曾贏取了諸多針對三星的案件,多家法院裁定三星禁銷一些產品,這些裁定結果可能會導致三星的一些侵權產品被大量禁銷,而且也可能會極大地改變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
但是,蘋果卻未能征服美國法官來支持這些針對三星的重要禁令,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iPhone手機大量的利潤和市場份額使得業界認為,蘋果似乎並沒有因三星的產品而受到嚴重的打擊。
美國地方法院的法官路希·科爾(Lucy Koh)表示:“三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搶占了蘋果的客戶,但是,這並不表明三星就會侵吞蘋果的所有客戶,或者是迫使蘋果放棄智能手機業務。目前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蘋果失去一些銷量,但不會讓蘋果喪失成為市場重要參與者的地位。”
與此同時,三星也正飽受反壟斷機構的強大壓力,而且也在歐洲市場上與蘋果的爭端案件中而敗北。最近,美國的一家上訴法院也拒絕了蘋果快速審理案件的請求,此舉將意味著蘋果希望快速禁止銷售三星產品的願望已經受阻,而此案件可能會影響到三星新版Galaxy手機的出台。
蘋果與三星仍有合作餘地
實際上,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司法爭端對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的影響並不像業界認為的那樣嚴重。據審查雙方高管的一名檢察官表示:“人們誇大了這種僵局,但實際上,雙方的對峙程度並不是非常嚴重。”
當然,蘋果與三星之間的敵意也的確影響了雙方之間的關係,並給雙方的合作關係增加了一些隔閡。據高盛集團、Sanford Bernstein和其它一些分析公司的分析師透露,蘋果可能會換掉三星,轉而將台積電用作該公司的應用處理器供應商。但是,韓國投資與證券公司以及HMC證券等分析機構的分析師卻指出,蘋果將不會取消三星作為其閃存供應商的地位,因為三星仍是重要芯片產品的主要製造商。
目前,蘋果也拒絕就其與任何一家元件供應商之間的關係發表詳細的評論意見。與此同時,蘋果與三星在努力維護和拓展自己的優勢過程中,也在努力打壓對方,並力圖了解對方的競爭戰略。
三星已經製作了一個不太道德的電視廣告,來嘲笑蘋果客戶,與此同時還在加大營銷和廣告投資力度,而事實上,廣告和營銷曾是蘋果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2012年的前9個月的時間內,在美國市場,三星僅針對Galaxy一款產品的廣告開支就高達2.02億美元,大大超過了2011年的6660萬美元。
不過,蘋果也在加大對生產業務的投資力度,該公司正在幫助供應商獲得打造專門針對蘋果公司的大規模工廠所需要的機器等設備。在2012財年中,蘋果的資本支出約100億美元,蘋果估計今年的資本支出還將進一步增加。相比較而言,蘋果在2011財年和2010財年的的開支分別只有46億美元和26 億美元。
但是,蘋果和三星仍然保留著各自不同的戰略。蘋果只有一種系統的智能手機,而且也只有4條產品線,該公司也在努力打造多樣化的產品,但同時卻把重點放在高端市場方面。與之相對的是,三星擁有37種產品,遍布全球各個地區,而且產品即包括低端,也包括高端。除此之外,三星還生產芯片、電視機、應用及其它諸多產品。
蘋果的設備在美國市場有著相當大的歡迎度;而三星的設備卻在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建立了主導地位。蘋果一直依賴其核心戰略——目前該公司在全球員工約為6萬人——因此蘋果也依賴於合作夥伴來製造能力和其它能力。相比較而言,三星在全球約建立了80家左右的公司,全球員工數量也將近37萬人,而且三星整個集團的整合力非常強。
正是這些不同的差異,可能才形成了蘋果與三星之間的更好的合作戰略,而不是展開全面的戰爭。據曾參與Mac與Windows大戰的微軟前高管布拉德·希爾瓦伯格(Brad Silverberg)表示:“蘋果已經從當時的對峙的狀態中吸取了大量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