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執著與自在:「執著」是煩惱的根源 [打印本頁]

作者: magkono    時間: 2013-1-25 10:50
標題: 執著與自在:「執著」是煩惱的根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什麼是執著?

  對於外面的事情,成敗、得失、是非、人我,放不下,就是執著。有了執著,就是煩惱的根源:深的執著就是大煩惱;淺的執著就是小煩惱。自己作主,想辦法在心念上放掉執著,就能解脫煩惱。

  而在心念上如何放掉執著?要聽經聞法,了達一切現象是因緣果報,緣起也會緣滅,除了清楚明白的靈知靈覺外,一切現象的真性本是空,很快會緣滅,只要甘心甘受,讓心不起波浪,就是不執著,就能解脫煩惱。

   知道卻做不到,怎麼辦?可藉誦經或聽經聞法,增加智慧;打坐,增加定力;參加法會,消除業障,增長福報;則心念上,放下執著的力量就慢慢增強。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他們都是從練習放下執著而成就。對自己要有絕對的信心,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由練習而做到。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背在身上的布袋,就是掛在心上的執著。自己學習放下,即得到輕鬆自在。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懂得寬容,天地更廣闊  

  時時檢視自己:今天有什麼成敗,心念離開了沒有?今天有什麼得失,心念離開了沒有?今天有什麼是非,心念離開了沒有?今天有什麼人我問題,心念離開了沒有?

  若沒有離開,告訴自己只是緣起緣滅,我願意甘心甘受,只有自己可以改進;煩惱不干別人任何事,是我自己所引起,因為我執著。

  若能把成、敗、得、失、是、非、人、我這幾個字,牢牢記在腦裏,一煩惱時,就可以檢視是那一個字令自己放不下?就是這個字,令自己起了煩惱、執著,令自己不自在、不快樂。

  找到了賊,就容易抓到賊;賊,都是自己起的念頭,是自己令自己煩惱,自己的賊最好抓,最好改。只要自己願意放下,在念頭上就不與人計較,就等於寬容了別人。釋迦牟尼佛說:「萬法唯心造」,因為我們的心念寬容了別人,慢慢地,人家自然以寬容的心對待我們,最終還是自己的日子愈來愈好過。

  如果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甘心甘受,則煩惱就維持一段時間;如果能馬上甘心甘受,反求諸己,則煩惱一瞬間釋放。所以這是端看自己心念反轉力量的強弱。力量若不夠,還是要誦經打坐、聽經聞法、參加法會。或者每天早晚,靜下心來檢討反省,自己都會得到很大的利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活在當下

  如果一直放不下,就無法「活在當下」。每個一瞬間的當下,若能清淨無染,沒有染著任何的執著,當下的自己是很自在的,這才是「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否則念頭被執著、妄想所牽絆,就是活在執著、妄想中。而在執著、妄想裡,都是人我是非,我們就是活在人我是非中,而非活在當下了。

  人我是非的生活充斥著無量的煩惱,因為不知不覺中,就會仰仗別人對自我的肯定,或者不知不覺中,就會希望別人順自己的定義而表現;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不可能達到全盤的「順」,這就是煩惱的來源。

  若能活在每一瞬間「清淨無染的當下」,累積起來就是「清淨無染的現在」,再累積起來就是「清淨無染的一日」,再累積起來就是「清淨無染的一生」。這樣真正能為自己活出光明、自在的一生。這一生若光明,我們的生命就光明。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永恆不滅的真生命

  什麼是我們的生命?靈知靈覺是我們的生命,因為靈知靈覺的這念心,不生不滅,這才是我們的真生命。如何證明靈知靈覺不會死?看看我們為什麼拜往生的人?因為靈知靈覺還在;看看我們為什麼可以進行胎教?因為一受孕,神識就入胎了。所以沒有一個時刻靈知靈覺是不存在的。很多人也有經驗,若對昏迷的人說話,常常會有些許的反應,雖然昏迷,還是有靈知靈覺的。

  因為靈知靈覺的心不生滅,所以人的生命是無窮盡的。因為無窮盡,所以很有意義、很積極。我們動的任何念頭都會影響未來:動善念得富貴,動清淨念得光明,所以現在可以決定未來,豈不是很積極?

  但有人認為,喝了酒也可以放下執著、忘卻一切煩惱。殊不知,如果我們喝多了酒,只能暫時放下執著;但酒醒了,煩惱並沒有減輕。因為在麻醉自己的當中,能夠檢視自己是否執著的能力(即覺性),大為降低。雖然會從酒醉中醒來,卻因為放下執著的能力無法發揮,煩惱並不會離去。

  不但如此,累積的酒量愈多時,能夠檢視自己是否執著的能力愈低;此覺性愈低,煩惱累積愈多,使得生命愈來愈黯淡。酒,實在是我們學習放掉執著,得大自在的障礙。放棄喝酒,也是放下一種執著。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人生最重要的事

  常常記得看看:成敗得失、是非人我、或者殺生、偷盜、妄語、邪淫、飲酒,是什麼令自己執著?常常思惟佛法,放下這份執著,就是我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我們能放掉部分執著,就得小自在;能放掉全部執著,就得大自在。心中無煩惱執著,則什麼人也搶不走我們內心的自在與解脫!這才是真快樂!




////////////////////////////////////////////////////////////
轉載出處・資料來源:網路搜索結果
● 菩提心旅
 文/林慈惠(中台禪寺護法總會秘書﹔普眼精舍、天祥寶塔禪寺副會長)

● 鄭重推薦・深研哲理有詳細解説
 「遠離四種執著」偈: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執著己目的,則無菩提心;
  執著心生起,則失正見地。

////////////////////////////////////////////////////////////


作者: ljy555    時間: 2013-1-25 16:59
老實念佛
作者: Jeanjay-Lu    時間: 2013-1-25 17:10
學會寬容,就是不斷在學會超越自己,超越執著的過程,
當我們愈能寬容,我們就愈淨化自己,使自己愈趨向光明的昇華。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深的發願:願寬容在過去所有曾經譭謗、嫉妒、輕視、毀辱、欺騙,甚至傷害、戕害我的人!願生生世世寬容,直到永遠。
阿彌陀彿...

作者: 小王子小    時間: 2013-1-25 20:04
聰明生知見,智慧生知識,這就是修行的好處。

作者: asd13388821    時間: 2013-1-25 20:44
我很不贊同版主的內容....
版主主張希望人放下執著,並說出列子...
但我認為執著還可以代表令一種意思...
執著是堅持...
我覺得雖然執著可能會令人煩惱...
但堅持會使人勝利...
在我這種為了勝利可以失去一切的人...
我們反而會在面對煩惱時把它想通.....
在我的角度也認為這種放下執著的人是在逃避...
是因為沒有勇氣...
不敢面對煩惱...
反而說沒執著就沒煩惱來逃避....
我不知道放下執著是否真能令人變強...
但我肯定在思考煩惱中一定會令你變強....
變強的方法有很多....
佛有佛走的路...
我們也有我們走的路...
雖然我們走的路不同...
但是最後也會成功....
而且我很喜歡思考....
因為思考愈多....
腦所想到的東西也愈多....
所以,
我更喜歡令一条路...
在我這路上,
所有擋住我變強的人都要消失...
當然了....
我的雅佩除外.....


作者: simbawcps    時間: 2013-1-25 22:20
當您起心動念
那就是一種執著
沒有所謂的對錯
只是您選擇了您要走的路
緣盡了您終須歸去
您想再來
還是成佛去
或是另一條路

作者: lmywing    時間: 2013-1-25 23:03
阿彌陀佛~
感謝大大的文章~
小弟受教了~
不過不知道有幾人能體會,能做到呢?
這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啊~
作者: magkono    時間: 2013-1-26 03:34
本帖最後由 magkono 於 2013-1-26 03:36 編輯
simbawcps 發表於 2013-1-25 22:20
當您起心動念
那就是一種執著
沒有所謂的對錯


共襄盛舉・自勵共勉:
不僅自覺(自我覺悟),還能平等普遍地覺他(使眾生覺悟)。(圓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已達到圓滿的境地。



作者: et5et5    時間: 2013-1-26 09:56
好文章.......
執著與自在剛好是對立的啊..............
也都取自內心自我的選擇.............
放下一切....不就是是自在................
專在一點上打轉.......就是心中有所掛念.....不就不自在......
執著我想如用在正面的方向....那是當然最好的啊......
但如果用於負面思考......那便是不佳了啊..........
但我想人生短短數十年.......
知足.....感恩.......便能活在當下.....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手中所擁有的人事物......
那才是真的.......其餘的慾望....能達到當然最好......
不能達到..也要看開.....方能自在.......

作者: WenchenLu    時間: 2013-2-26 16:29
菩提本無樹,明镜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座右銘~小弟愚昧~自勵中~
作者: lim5515    時間: 2013-2-28 09:50
本帖最後由 lim5515 於 2013-3-15 08:13 編輯

其實一切執著皆因︰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把此身心執為實我,故有種種造作、妄行,
如果能夠看破、放下,即可自在。

但處此紅塵濁世要做到很難,所以凡人始終還是凡人,
或許因為這樣,才須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漫長的修行。

作者: dog8778    時間: 2013-2-28 10:26
有時候想要讓別人看這些文章
但是他們都靜不下心來看
覺得這種文章要是每個人都可以看過一次
那麼生活也會比較美好!!
謝謝大大的發表~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