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Apple 殺死上網本:借一己之力扭轉PC行業乾坤 (中)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3-1-7 21:06 標題: Apple 殺死上網本:借一己之力扭轉PC行業乾坤 (中) 2008年, Apple 推出了價格高昂但卻超級便攜的MacBook Air。2010年,它又發佈了iPad。這兩款產品都不是上網本的直接替代品。但消費者卻很快意識到這些產品的真實用途,並義無反顧地拋棄了上網本。
iPad和MacBook Air已然成為整個行業的標竿,所有PC廠商都在開發類似的平板電腦和超薄筆記本。所以,多虧了 Apple ,我們才得以逃脫一場糟糕的小型設備發展浪潮。
現在很難想像,當年的 Apple 要拒絕上網本需要多大的勇氣。2008年,最便宜的 Apple 筆記本都超過1000美元。對於身處金融危機之中的我們來說,這簡直貴得令人髮指。投資者和分析師也都呼籲 Apple 降價,其股價甚至一度跌破100美元。
一意孤行
但 Apple 仍然一意孤行,堅持抵制上網本,原因有二:首先, Apple 看重用戶體驗。將筆記本壓縮到上網本的體積,需要使用7或9英吋的螢幕和速度超慢的英特爾凌動處理器,這勢必犧牲使用體驗。這種尺寸的設備和鍵盤很難用,而它所使用的系統原本是為更高端的產品設計的。
換句話說,上網本糟糕透頂, Apple 不願與之為伍。正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2008年對投資者所說:“我們不知道如何生產500美元卻不是垃圾的電腦。我們的基因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其次, Apple 更看重利潤。 Apple 與其他科技企業的重要區別在於,該公司更看重利潤,而非市場份額。的確,與其他公司一樣, Apple 也希望提升銷量,但如果要在100億美元、10%的市場份額與10億美元、90%的市場份額之間做出抉擇, Apple 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利潤,而非銷量。你或許會說,哪家公司不看重利潤?情況並非如此: Apple 的PC銷量低於多數競爭對手,但賺錢能力卻無人能及。
正因如此, Apple 才沒有生產上網本。上網本可以大幅提升市場份額,但按照三四百美元的價位計算,PC廠商每賣一台只能賺取很少的利潤,所以必須薄利多銷。 Apple 沒有興趣參與這樣的遊戲:幹嘛要費勁生產不賺錢的產品呢?
值得注意的是, Apple 並非唯一一家擔心上網本利潤低下的PC企業。其他很多廠商也都意識到這一點。《紐約時報》2008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稱,PC廠商對上網本的焦慮越發嚴峻。一名行業分析師還對該報說:“當我與PC廠商溝通時,我聽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我真正的目的是出售比上網本貴得多的產品,我該如何與這些設備競爭?”
Fujitsu 的一名高管對《紐約時報》說,該公司不會生產上網本,因為他們從中看不到“錢景”。“我們之所以身處局外不是因為我們懶,而是因為即使這一領域突飛猛進,而我們也從中分一杯羹,也完全無助於我們的發展。” Fujitsu 流動產品管理高級總監保羅‧摩爾(Paul Moore)說,“這種產品幾乎毫無利潤可言。”
但即使賺不到錢,多數PC廠商還是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上網本的浪潮中。《紐約時報》的文章發表於2008年7月,同年10月, Fujitsu 也推出了首款上網本。很快,所有企業都無法免俗,只有 Apple 是個例外。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