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精神分裂症拒污名 倡更名「思覺失調症」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12-28 20:39
標題:
精神分裂症拒污名 倡更名「思覺失調症」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人第一個反應是害怕,且因為字面意義,將之與人格分裂混為一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提倡,台灣應跟進日本、韓國、香港等先進亞洲國家,將精神分裂症更名,改善社會觀感。初步調查第一名為「思覺失調症」,其次是「統合失調症」及「腦分泌失調」。
今(28)天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簡稱康盟)舉辦「精神分裂症更名三部曲,全民一起來!」創作比賽頒獎,會中精障者就業服務輔導員潘宗育表示,在輔導精神分裂症病友就業時,雇主聽到病名常與人格分裂混淆,導致雇用病友的意願下降,後來試著改稱病友有「憂鬱症病史」,一般雇主才較容易接受,顯見疾病名稱對病友生活造成的影響。
康盟理事長暨台中榮總嘉義分院部主任黃敏偉指出,身心障礙者總人口中,肢體障礙者佔30%,就職率佔60-70%;而精神障礙者佔15-20%,就職率卻只有6%。消除社會大眾對疾病的偏見,才能提昇初次患病的精神分裂患者及時就診率,也促進患者走進社會、與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
台灣已有11萬318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佔台灣人口比例的0.4%,根據國際平均終生盛行率(一個人一輩子中會患精神分裂症的比率)1%來算,推測台灣仍有一半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接受醫療行為。
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2002年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並伴隨相關的心理衛生教育宣導,2004年統計就診率提昇20%,近年韓國、香港也相繼分別更名為「調弦症」及「思覺失調症」。
黃主任強調,精神分裂症如同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失調的情形一般,只是腦內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過多,導致幻聽、幻覺現象。
「精神分裂症」一詞在字面上造成許多民眾誤解,康盟進行的意見調查初步結果,多數精神分裂症病友家屬希望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其次是「統合失調症」及「腦分泌失調」,希望以「失調」這種有恢復可能性的字眼,導正民眾印象,去除疾病的污名化與標籤化。
健康醫療網
http://healthnews.com.tw
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412
http://news.pchome.com.tw/healthcare/healthnews/20121228/index-13566862667117220012.html
歡迎多回覆..可得不少鑽...
1. 因樓主要求,此帖於元旦關閉 :
[芥末日筵席:浩劫重生] 個人創作──明天過後
2.
【世界末日分享】諾亞方舟+回帖獎勵+感謝文
3. "
【Android 新聞&即時新聞】聯合""萬鑽""獎勵活動..
"
歡迎大家踴躍加入 群組 內的 "
韓流瘋
"(<<可直接點連結),
韓流瘋
不定期會有些小活動...歡迎踴躍參與...
*****其他-福利
2013.01.01~2013.01.22 :
""萬鑽""獎勵活動..
2013.01.01 (第40波) :
於韓流瘋
2012.12.28 (第39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2.12.27 (第38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2012.12.25 (第37波) :
人人回帖送鑽,送完為止
<如須查詢更多相關內容,請自行爬文>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