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放下它」的超然智慧 [打印本頁]
作者: 小王子小 時間: 2012-11-30 11:21
標題: 「放下它」的超然智慧
本帖最後由 小王子小 於 2012-11-30 11:21 編輯
聖嚴法師圓寂了,他在生前、身後,留下瀟灑的身影,許多智慧法語,言淺意深,字短情長,對芸芸眾生,更是受用。尤其這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堪稱處事應對的寶典。
這四個境界,看似容易,卻難做到。許多人連前兩關都過不了,但知逃避現實,遑論正面處理。
有些人以大無畏的精神,正視困境,直接迎敵,好不容易處理好了,卻在心裡留著疙瘩,鬱鬱難解。放下,是最難的課題。
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過水無痕」的瀟脫與看開,不是表面的姿態。外表要表現得若無其事不難,內在要隨意自在,其難無比。
『書空咄咄』的殷浩
殷浩是晉朝的玄學家。當時流行虛無玄妙的清談,殷浩是此中高手,一張嘴,一種姿態,名士風範,風靡很多人。
有人問殷浩說:「為什麼將要得到官位,就會夢見棺材;將要得到財富,就會夢見糞土?」
殷浩回答:「官位本來就是腐臭的東西,所以即將當官就會夢見棺材;錢財本來就是糞土,所以即將得到財富就會夢見糞土。」
殷浩不愛當官,但後來朝廷重用他,讓他統領5個州的軍事。朝廷的目的是要利用他牽制另一位權高勢重的將軍桓溫。
後來殷浩出征,不幸敗北。桓溫乘機上疏,說殷浩的壞話,殷浩因此被廢為庶人,流放到南方。
殷浩被貶,仍然維持原來的風格,保有既定的風采,生活平靜,沒有怨言,沒有被流放的悲憤,但內在情緒真的像外表那樣嗎?
不,殷浩的肢體語言洩了底,他每天以手指對空寫字。鄰居和家人順著他的筆畫看去,發現他寫著「咄咄怪事」4個字。
咄咄是感嘆聲、驚怪聲。咄咄怪事,指的是令人驚奇,不可思議的事情。「書空咄咄」因此被後人用來比喻失意、激憤的狀態。
由此可見,殷浩雖然看似瀟灑,嘴裡不怨,心裡其實憤恨不平,這樣難免會出事。某日桓溫推舉殷浩到中央政府任職,並寫信給殷浩告知此事。殷浩受寵若驚,回信同意並致謝意。
因為過度患得患失,擔心信裡答覆不得體,封信後又拆開來看,反反覆覆數十回,最後竟然漏了信件,就寄出去了。桓溫收到空函,大為憤怒,以為在羞辱他,就和殷浩斷絕來往,這個人事案也就破局了。不久,殷浩過世。
「放下它」不能只是表面功夫。殷浩看似一派瀟灑,居然寄出空信封,可見心事之重。(字繁不及記載如有需求請自行下載)有圖喔!^^
「放下它」的超然智慧.ppt
(3.19 MB, 下載次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