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谷歌購MOTO:除了專利,還有什麼 [打印本頁]

作者: kimiko    時間: 2011-8-18 10:55
標題: 谷歌購MOTO:除了專利,還有什麼
  “一夜風雨,今兒萬裏無雲。”一名摩托羅拉員工在微博上這樣寫道。和絕大多數同事一樣,他也是在微博中得知自己的公司已被谷歌收購,這場“暴風雨”來得毫無徵兆。

  8月15日晚19:36,新浪科技發了一條微博:“快訊:谷歌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新浪也不確定這條消息的真偽,直到確認之後,才把“快訊”改為“重大新聞”。而轉發該消息的媒體和名人們也集體失語,回復中除了“關注”就是“求證”,大家似乎對這筆交易毫無心理準備。

  半小時之後,摩托羅拉的員工們才收到了公司的正式通知。而這時,在微博上,因為雷軍、項立剛、李開復等IT圈的意見領袖相繼發表觀點,早已炸開了鍋。但這樣一筆突如其來的交易卻幾乎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專家的定性。一邊是剛剛競購北電失敗,而不得不為自己的Android係統向微軟支付專利費的谷歌,另一邊則是倚靠谷歌,鳳凰涅槃的摩托羅拉。這筆交易怪就怪在,它看似有必要,也看似沒必要。

  專利

  谷歌毫不避諱自己看重的是摩托羅拉的專利技術,作為第一個制造出手機的廠商,摩托羅拉已經擁有1.7萬項專利,另外還有7500項專利申請正處于審批程序。而谷歌自從涉足通信行業以來,就備受專利之苦。HTC等第一批搭載Android係統的廠商不得不為自己的每一部手機向微軟支付5美元的專利費。而在今年7月初,微軟已經要求三星等廠商支付15美元/部的專利費,很顯然,微軟的坐地起價正是因為Android的迅猛勢頭。

  這對于趨于微利的手機制造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桎梏,甚至已經足以令某一家廠商倒戈到微軟陣營。谷歌自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切,但Android係統不僅使用了很多的Linux源代碼,還使用了Java源代碼。這兩塊早已被微軟、甲骨文、思科等公司布滿了“專利地雷”。

  于是,它不得不展開對北電網絡的收購,今年年初9億美元的叫價並不算少,如果成交,北電網絡擁有的6000多項專利將極大地緩解谷歌的捉襟見肘。但事與願違,6月底,蘋果、微軟和RIM忽然抬價到45億美元,而且競購成功,這讓谷歌更加被動。

  從這個角度,能看出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的這筆生意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單純地計算每個專利的價值,即使谷歌在年初雙倍報價到20億美元,也比現在要便宜不少。這也是局外人看來這筆交易的最大疑點:我們都知道谷歌要深耕通信業,也都知道它要耗資購買專利,但有必要因此買下摩托羅拉移動嗎?

  摩托羅拉自從在去年完成了分拆,並且投奔Android之後,勢頭蓋過除蘋果以外的任何一家公司。業內的主論調認為豪邁斷臂的摩托羅拉已經止血,而且開始重新造血。這個故事被無數次地用于論證Android擁有可以抗衡蘋果的實力,但誰也沒想到,故事最終會是這樣一個結局。

  戰局

  曾有摩托羅拉的工作人員向筆者透露,摩托羅拉移動CEO桑傑‧賈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摩托羅拉手機找個“好婆家”,他上任沒多久,就開始啟動拆分手機業務的計劃。現在回過頭來看,摩托羅拉跟谷歌走得那麼近,而且那麼快地進入Android的核心陣營,第一個使用Android3.0“蜂巢”係統,也許就是一種徵兆。

  但很顯然,Android還應該是開放的,因為摩托羅拉剛剛一成的市場佔有率根本無法抗衡蘋果。谷歌還會敞開懷抱,走開放路線。這不禁讓我們疑惑,拿到專利後,摩托羅拉的定位是什麼?

  摩托羅拉是谷歌嫡係,應該享有特殊待遇,谷歌有沒有讓它的係統有別于其他廠商?或者是摩托羅拉總能使用到最新的係統版本?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看微軟旗下的Windows和Office就知道了,Office掙得盆滿缽滿,但它的一切都是基于Windows的,兩方的利益如何協調?摩托羅拉自然不會成為Android唯一的盈利載體,但它的盈利也部分基于摩托羅拉的專利。一旦牽扯到利益,事情就變得復雜。

  這筆收購對整條產業鏈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雖然各個廠商都表示了自己的祝賀,但實際上,手機產業鏈集中化的趨勢突然加劇,如果微軟真的能收購諾基亞,那麼其他廠商就只有幹瞪眼的份了。

  所以,除了專利,我們似乎找不到這筆交易的價值所在。甚至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講,它在破壞著原有的生態平衡。收購摩托羅拉很簡單,但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手機行業的“三國演義”。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