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科學家稱握手帶來的快感 與接吻不相上下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11-14 17:01
標題:
科學家稱握手帶來的快感 與接吻不相上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 (2).jpg
(94.4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1-14 17:01 上傳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11月14日消息,據俄羅斯《真理報》報導,在商業世界,與人見面時握手早已成為一種習俗。在古代,張開手意味著一個人為了和平而來,沒有隱藏武器。現在,人類的大腦仍對這種動作產生類似的想法。科學家經研究發現握手帶來的快感與接吻不相上下。
對於握手這一習俗的起源,有一個非常古老的解釋。在古代,握手意味著一個人沒有在背上隱藏武器。由於絕大多數人慣用右手,因此用右手握手。從古至今,握手所要表達的含義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伸出手與他人握手錶示我們敞開胸懷,準備進行接觸。喝酒時碰杯這種習俗也擁有悠久的歷史並且與“確保安全”有關。在古代,人們圍坐在桌前喝酒時會將酒杯放在一起倒酒,讓酒從一個杯子流入另一個杯子,証明酒中無毒。
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貝克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與握手習俗有關的神經生理學機制。在他們進行的實驗中,18名男性和女性參與者觀察展示兩個人進行商業會談的無聲視頻,有的握手,有的不握手。科學家對參與者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瞄,測量皮膚的導電性,評估觀察視頻時的行為反應。研究顯示扁桃體、顳上溝皮層和愉快中樞對握手做出反應,雖然這種握手只是出現在視頻畫面中。這些大腦區域與快感有關。扁桃體同樣與情緒有關。握手象徵著一次成功的社交,讓我們獲得快感。
在觀看沒有出現握手的視頻時,參與者的這些大腦區域均處於不活躍狀態。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不同此前進行的研究,因為他們在進行大腦活動評估時採用了“實時場景”。迄今為止,有關這一課題的絕大多數實驗都基於靜態刺激,例如展示圖片。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活動會出現很多動態情況,因此,這項研究得出的發現更接近真實情況。
握手能夠刺激愉快中樞,可以與性生活進行“弱類比”。對於心理健康的人,絕大多數友善的身體接觸都能引起積極的情緒。在孤獨症患者身上,有關快感和社交互動的大腦區域遭到抑制,因此羞於與他人接觸,更不會主動與人交流。
擁抱是另一種能夠讓人獲得愉悅感的“進化動作”。被人擁抱會讓人下意識地獲得安全感。擁抱能夠振奮情緒和增強信心。根據歐洲醫學家進行的研究,擁抱非常有利健康。被人擁抱的次數越多,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越強大。此外,擁抱還能幫助穩定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水平。
人類和動物都有親吻這種行為。親吻用於表達親切感,幫助人們保持親密的關係。這種行為能夠刺激對方的神經系統,提高血液中的內啡太水平,增強身體的再生能力,降低心臟病風險。此外,親吻也是一種有效的止痛劑和鎮靜劑。(孝文)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其他-福利
xx.xx (第21波) :
當(發帖數+回帖數)>10000時發
11.16 (第20波) :
待新增 (確定)
11.16 (第19波) :
待新增 (確定)
11.16 (第18波) :
待新增 (確定)
11.16 (第17波) :
待新增 (確定)
11.16 (第16波) :
待新增 (確定)
11.11 (第15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31 (第14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6 (第13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5 (第12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5 (第11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4 (第10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0 (第09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09 (第08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08 (第07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 30%(鑽石)送完為止
10.06 (第06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06 (第05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 30%(鑽石)送完為止
10.06 (第04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07.15 (第03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07.11 (第02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07.09 (第01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