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資本都流向網絡產品,基礎設施創新怎麼辦?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11-4 11:55
標題:
資本都流向網絡產品,基礎設施創新怎麼辦?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 (9).jpg
(29.3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1-4 11:54 上傳
流向網絡設施使用者的資本是流向網絡設施建設者的90倍,基礎設施的創新如何解決?
相比網絡設施的建設者,如今的科技投資者更願意把資金投給Facebook和Twitter等網絡設施的使用者。市場研究機構Ovum的報告顯示,如今流向網絡設施使用者的資本是流向網絡設施建設者的90倍。投資的失衡或將導致我們的網絡基礎設施不堪負重,無法承載日益增多的網絡應用和服務。
科技領域的創新源自那些小而靈活的創業公司,這幾乎是一種共識。但當我們回顧過去幾年來網絡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情況時,這一鐵律似乎並沒有發生。來自Ovum的一份風險資本投資的研究顯示,盡管從總體金額來看,全球科技投資已經開始回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投資中的大部分流向了服務和應用型創業公司,如Facebook、Twitter、WhatsApp和Spotify。
投資失衡,網絡基礎設施發展陷停滯
Ovum分析師馬特‧沃克(Matt Walker)在報告中稱,與此同時,那些提供網絡基礎設施設備的創業公司所獲得的投資金額則直線下滑。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內,這類創業公司所獲得的投資僅有2.7億美元,而2009年還有7.96億美元投資流向這類公司。
沃克表示:“網絡建設者和網絡使用者所獲得的投資資本已經失衡,大量創新基金和風險資本被投向了網絡使用者,而不是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加之網絡基礎設施供應商在管道控制方面的劣勢,它們的發展就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運營商的一舉一動。理論上講,運營商的預算也很大,但這些資金在新產品開發和新概念引領上遠不如風險投資驅動創業帶來的效果。”
誠然,投資一個可以產生數百萬點擊量的社交網絡或應用要比投資那些枯燥的包絡跟蹤技術或基站射頻濾波器等項目要有趣得多。但別忘了,這些基礎網絡架構技術也很重要,正是它們支撐了我們日常使用社交網絡或應用。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我們當前的移動網絡架構已經不能支撐一些應用或服務,或者說不能讓這些應用或服務運行得更加美妙。譬如,當前的4G網絡還不能流暢支持Netflix。
所以說,如果我們讓網絡基礎機構的發展變慢或陷入停滯,我們未來的一些具備強大的功能的應用或服務將因缺乏支撐而變得沒有意義。
正如沃克所說,如今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公司發展和創新的重任就落在了大型運營商身上,這可是一副重擔。Ovum估計,如今流向網絡基礎設施創業公司的資本已遠遠低于大型網絡基礎架構供應商用于研發的資金,僅為後者的1/90,而兩年前兩者之間的差距還只有30倍。
大型網絡基礎設施公司存在創新瓶頸
沒錯,思科、愛立信和華為等全球頂尖網絡基礎設施供應商理應承擔科技創新的責任,譬如它們已經開始建設面向未來的小型蜂窩網絡和異構網絡。但大公司有其力所不及的地方。實際上,這些公司自身用于實驗室的研發資金在過去20年來已經大幅縮水。這還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最大的問題在于,這些巨頭與創業公司的創新根本就是兩回事。
環顧左右,不難發現我們使用的有線或無線網絡已經伴隨我們有一陣子了。美國的2G網絡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部署,如今還被我們廣泛使用。大型運營商的主要工作是對網絡的管理、升級和迭代,而不是較為頻繁地重新建設。
這並不是說大型供應商不對網絡設備或架構進行改造,但很明顯它們更多考慮的是與舊網絡的無縫兼容、可持續過渡。以阿爾卡特朗訊的lightRadio和諾基亞西門子的Liquid Radio網絡架構為例,它們明顯屬于令人興奮的新型異構網絡,但這兩家公司的重心仍然在蜂窩網絡技術上,因為自無線網絡技術誕生之日起,蜂窩網絡就是它們收入的主要來源。
當WiFi被引入作為蜂窩網絡的替代技術後,這些大型網絡基礎設施供應商們要麼部分接受,要麼徹底抵制。最終是BelAir Networks和Ruckus Wireless這兩家創業公司將WiFi商用,作為運營商3G和4G網絡的補充。
大型供應商的創新很大程度上參照了國際標准架構。這不是壞事,這是全球互通的基本前提,但是基于標准的工作可謂是極為緩慢。實際上,很多網絡創新技術是基于標准之外而建立起來的,而如果這些技術被証明是成功的,則可以反過來重塑標准。
不應忽視網絡基礎設施領域的創業公司
重塑標准最好的例子莫過于CDMA,這項由高通開創的蜂窩網絡技術最初只有美國運營商AirTouch獨家採用,但如今它已發展成為最重要的三大3G網絡制式之一。
相對來說,小公司則可以填補這些大型巨頭不能覆蓋的創新空白地段。諾基亞西門子和愛立信這樣的巨頭毫無疑問會推進小型蜂窩網絡和異構網絡的大規模部署,就像蘋果和三星注定會推出基于4G網絡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一樣。
但是對小型創業公司來說,則有其它的機會。位于西雅圖的PivotBeam公司是一家研究小型蜂窩網絡關鍵的天線技術的公司,該技術可以將大型供應商部署的數百萬個小型蜂窩網絡連接回核心網絡。其它一些小型工程公司包括Nujira和Quantance,它們正在研究的電源包絡跟蹤技術可改善4G手機的電源壽命。
並不是說這些公司都將成為下一個高通,投資者應該去投資,而是說它們也是網絡基礎架構領域的重要力量之一,不應該被忽視。這種忽視帶來的不良後果並不遙遠。就拿如今的LTE網絡來說吧,居高不下的價格仍然使它不能成為當今移動通信的主流,這與網絡基礎架構投資的缺失不無關系。如果我們的投資方繼續忽視這類公司,那麼情況將會變得更糟。
本文編譯自GigaOM
(朱飛)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其他-福利
10.31 (第十四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6 (第十三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5 (第十二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5 (第十一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4 (第 十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10 (第 九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09 (第 八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08 (第 七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 30%(鑽石)送完為止
10.06 (第 六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10.06 (第 五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 30%(鑽石)送完為止
10.06 (第 四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07.15 (第 三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07.11 (第 二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07.09 (第 一 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