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請勿追踪」機制陷入僵局:爭議雙方各執一詞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10-16 19:27
標題:
「請勿追踪」機制陷入僵局:爭議雙方各執一詞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jpg
(104.5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6 19:27 上傳
導語:美國《紐約時報》印刷版刊文稱,為了保護用戶隱私,越來越多的瀏覽器開始內置“請勿追蹤”(Do Not Track)按鈕,但這一機制卻遭到了廣告行業組織的反對,甚至得到了部分美國議員的支援。
以下為文章全文:
反對意見
反對“請勿追蹤”的戰役於上月末打響。
“請勿追蹤”機制是瀏覽器的一項功能,用戶可以借此發送數字信號,讓企業停止蒐集他們的在線活動信息,這種信息常被用於發佈精準廣告。
先是美國眾議院的9名議員卻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FTC”)發送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件,質疑其與萬維網聯盟(以下簡稱“W3C”)共同為“請勿追蹤”功能制定全球標準的行為。這些議員擔心,為消費者提供這種選擇可能限制“互聯網賴以成功的數據流動”。
隨後,美國廣告主協會也向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和另外兩家公司的高管發出公開信,表達了憤怒情緒。這封由戴爾、IBM、英特爾、Visa、Verizon、沃爾瑪和其他大企業聯合發出的公開信稱,微軟將“請勿追蹤”作為即將發佈的IE10的預設選項,將給他們帶來嚴重影響。該公開信警告稱,倘若消費者選擇保留這一設置,便有可能導致他們無法從美國43%的瀏覽器蒐集數據。
“微軟的行為是錯誤的。整個生態系統都反對這種行為。”該公開信寫道,“面對這種反對以及你們的行為所帶來的傷害,是時候重新與範圍更廣的商業社區結盟,在你們的瀏覽器中將‘請勿追蹤’設置為預設關閉的狀態了。”
但微軟目前仍對廣告主的不滿未予理睬。該公司首席隱私官布倫登‧林奇(Brendon Lynch)在電子郵件聲明中稱,該公司最近對美國和歐洲的電腦用戶展開的調查顯示,75%的用戶希望微軟開啟“請勿追蹤”機制。
“消費者希望微軟在產品和服務中內置強有力的隱私保護。”林奇寫道。
潛在影響
由於W3C尚未決定如何部署“請勿追蹤”機制,因此反對者的態度有些過激。目前看來,這種“請勿追蹤”按鈕只是扮演了“數字車尾貼”的作用,相關企業仍然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接納該機制。但關鍵問題在於未來的經濟利益。
“請勿追蹤”的出現可能威脅互聯網的傳統運作機制。以往,用戶允許網站和第三方廣告網絡蒐集自己的網絡活動信息,並以此換取地圖、電子郵件、遊戲、音樂、社交網絡等服務的免費使用權。營銷人員一直在努力維持現狀,他們認為,蒐集用戶信息可以加強廣告效果。而作為回報,這些精準廣告也能可以幫助小網站生存下去,從而提供豐富的內容。
“如果我們封鎖相關的廣告,就將削弱互聯網的多樣性,降低互聯網的經濟能力,當然也會降低吸引力。”美國行業研究機構互動廣告局總法律顧問麥克‧扎尼斯(Mike Zaneis)說。
但隱私保護人士卻認為,在數字生態系統中,一個網頁上會同時有數十家第三方實體彙集和存儲用戶信息,瞭解他們閱讀、搜索、點擊和購買了哪些東西,因此消費者有權瞭解這種數字挖掘業務的潛在成本,並有權選擇退出。
“如果你在保健網站上查找‘癌症’一詞,”美國消費者保護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技術員丹‧奧爾巴赫(Dan Auerbach)說,“你很有可能得了癌症,或者對此感興趣。這種數據可以被蒐集。”但他補充道:“消費者絕對有權知道他們的信息被通過何種方式使用,並拒絕其他機構以自己不喜歡的方式使用這些信息。”
陷入殭局
但雙方似乎陷入了殭局。當W3C最近在阿姆斯特丹開會研究“請勿追蹤”標準時,廣告行業高管和隱私保護組織互相指責對方試圖對此施加影響。
“我們很擔心W3C不適合制定這一決策。”美國直銷協會政府事務副主席蕾切爾‧托馬斯(Rachel Thomas)說,“制定公共政策完全超出了他們的專業領域。”
在阿姆斯特丹的會議上,托馬斯表示,“請勿追蹤”應當允許出於廣告目的蒐集信息,而這恰恰是該機制試圖控制的事情。歐洲隱私保護主義者認為,這就好比允許菸民在滿是哮喘病人的禁菸區吸煙。
一些著名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認為,廣告行業的這一提案動機不純。“雖然很多廣告主支援隱私,但顯然有流氓廣告網絡想要顛覆這一流程。”FTC主席喬‧萊博維茨(Jon Leibowitz)說。
美國數字廣告聯盟今年早些時候在白宮的一次活動上承諾,只要系統要求消費者做出選擇,他們就會遵守“請勿追蹤”機制。但該組織上週二卻表示,他們認為微軟最近的設置是由該公司主導的自動選擇,並非每名用戶的主動選擇。
但在安裝過程中,微軟的新軟件的確允許用戶自主選擇是否開啟這一機制。然而,該組織卻表示,不要求其會員遵守新瀏覽器發出的“請勿追蹤”信號。
另外,扎尼斯表示,數字廣告聯盟已經自主開發了一個項目,幫助用戶退出精準廣告項目。扎尼斯所在的互動廣告局也是數字廣告聯盟的成員。他表示,只要系統要求用戶做出明確選擇,並為他們明示潛在的影響,該聯盟仍將把瀏覽器的信號整合到項目中。
“我們有自我監管機制,運行效果很好。”他說,“為什麼不繼續沿用?”
一些政府官員則給予激烈反對。美國參議員約翰‧洛克菲勒四世(John Rockefeller IV)在本月早些時候發給FTC的信中表示,這個行業項目無效,無法達到預期。
“目前為止,以保護用戶隱私為目的的自我監管措施都已失敗。”他說。
監管者現在警告稱,對“請勿追蹤”機制的反對可能對廣告主不利,因為瀏覽器會因此為消費者提供更大的權限。“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場技術競賽,導致各大瀏覽器紛紛幫助用戶封殺廣告,從而凸顯自己的隱私保護能力。或許這並非壞事。”FTC主席萊博維茨說。(鼎宏)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其他-福利
NEW
第十三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NEW
第十二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NEW
第十一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NEW
第十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九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八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七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 30%(鑽石)送完為止
第六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五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 30%(鑽石)送完為止
第四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三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二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一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作者:
jeff5566
時間:
2012-10-16 20:04
沒人喜歡被追蹤,個人隱私的維護
作者:
lcjyin
時間:
2012-10-16 21:01
這是一場利益與個人隱私之戰,就個人隱私我當然贊成{請勿追蹤}這樣機制,但是那些靠廣告生存,
的網站和公司,就是攸關利益,如何取得平衡,真是一大難題了....
作者:
b1860191
時間:
2012-10-16 21:13
追踪......沒人喜歡,感覺就像間諜程式一樣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