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為什麼相機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10-15 19:02
標題:
為什麼相機的ISO感光度不是真的感光度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jpg
(46.3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5 19:02 上傳
沒有準則的準則
攝影師一般會認為ISO感光度(無論是數碼的還是膠片的)是用來表徵傳感器或膠片“光子捕捉效率”的物理量。其實不是。準確來說,感光度實際上是和在特定照明環境中,特定對像以何種程度曝光能獲得最好看的照片(根據大眾審美)有關的。這其實是一個有很大靈活性的準則。
即使在膠片時代,這也是一個很隨意的東西。擁有長期攝影經驗的讀者不妨回憶一些上世紀50年代,負片的感光度(當時還是ASA)突然間成倍增加。膠片沒有改變,但使用上變了。
在提高曝光時,黑白負片會變得顆粒更多,銳度下降。在大畫幅為王的時代這並不十分重要,而ASA更利於產生較寬的陰影細節範圍。當小尺寸膠片成為主流之後,顆粒和銳度的問題開始變得重要起來。照片視覺效果的平衡點開始從陰影細節優先變成獲得更少的顆粒和更好的銳度。
這實際上是一個取捨的過程,而不是對物理事實的客觀選擇。有些攝影師仍然堅持在拍攝時過曝一擋,來獲得更好的陰影細節,而且他們樂於接受更多的噪點和更低的銳度。一如既往地,個人的曝光指數(EI)比製造商的額定值更重要。
甚至膠片“陰影速度”(shadow speed)都是很隨意的。它在曝光上的密度比按照某種標準沖洗方法產生的基礎霧化度高出0.1個密度單位。為什麼是這種沖洗方法?為什麼是0.1個密度單位而不是0.2或0.05個?因為這不是什麼不可改變的物理學,而是攝影師的個人愛好。
5種方法
數碼影像更加靈活。在業界,對ISO感光度的測量有兩種方式,而其中一種是基於客觀物理量的。
1. 傳感器感光度是基於使傳感器達到飽和(純白)所感受的光線而測定的。這也是DxOMark所測量和公佈的數值。有時這些值是違反直覺認知的。將傳感器感光效率提高一倍,所以只需要原來光線的一半就可以讓傳感器飽和,這就相當於你提高了一擋ISO。就是這個道理。
假設你使用了更大尺寸的元像素,它可以收集更多光電子。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呢?傳感器現在要收集更多光線才會達到飽和,所以傳感器感光度下降了——儘管此時傳感器對光線的敏感度並沒有改變。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大尺寸數碼後背,擁有更高的像素數和動態範圍,而在DxOMark的ISO測試結果都很低。它們的傳感器像素不是對光線不敏感,只是需要吸收更多的光線才能達到飽和。
這種測量ISO的方法,是傳感器評測網站來說是有用的,但是對攝影師來說卻沒那麼重要。它無法告訴你在什麼樣的曝光下能得到最好的照片畫質。所以我們繼續……
2. 相機感光度。真要命,我們有5種不同的工業標準方法來確定相機感光度。幸運的是,過去5年中生產的相機只用了其中一種方法。而且它對JPEG和RAW文件都適用。這就是多數攝影師直觀上理解的那一種,同時也是最偏離物理學的:
進行一組曝光。將RAW文件轉成可視的RGB圖像,然後確定哪一組曝光成產生最佳的視覺效果。一旦確定了在特定照明下對特定物體能得到最佳視覺效果的曝光,你就確定了感光度。
注意,這種方法和傳感器飽和(傳感器感光度)沒有直接聯繫。它只是一個參數。例如,較少的感光(高感光度)能得到更多的高光範圍,但是畫面噪點也會更多。相反,較多感光(低感光度)能產生更乾淨的畫面,但是高光區也很危險了。
不同的相機廠商對同一塊傳感器也會設定不同的感光度序列,根據是他們對畫質平衡的理解和取捨。不過大同小異的是,他們都會選擇比傳感器感光度更高的數值,因為高光過曝不受歡迎。(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DxOMark測試的ISO值都比相機標稱ISO值低。)
我們要關心的事
相機的設計也會影響相機感光度。照片中的噪點是整個電路設計的綜合結果。使用相同的傳感器,相同的曝光,不同的電路設計會產生不同的噪點。因此要在可接受的噪點與可接受的高光範圍之間取得平衡。記住,無論如何,傳感器感光度並沒有改變。
此外,別忘了不同的相機廠商(和相機)還使用不同的硬件和軟件來轉換RAW數據(其中包括了降噪處理)。和膠片不同的是,數碼文件的轉換沒有“標準程序”。每一家相機廠商都會自行決定哪種“程序”是最好的。
底線
這就是為什麼DxOMark會給出相機感光度和傳感器感光度對應關係。這不是說相機製造商在“說謊”或“欺騙”。這只是告訴你這二者有什麼不同。它們是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結果。這不是什麼“揭秘”,只是一些技術資料而已。在真正的拍攝活動中,我們更關心相機感光度。
(via The Online Photographer)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其他-福利**
第十二波 :
待新增 (於2012.10.16新增至"水族館",歡迎踴躍參加)
第十一波 :
待新增 (於2012.10.16新增至"HTC J 版區",歡迎踴躍參加)
NEW
第十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九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八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七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30%(鑽石)送完為止
第六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五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30%(鑽石)送完為止
第四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三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二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第一波 :
人人回帖送鑽,機率100%(碎鑽)送完為止
**以上報告完畢**
如果可以的話,幫我評個分數或是送一多花給我^^
您的評分與鮮花,是我下次再發帖的原動力
謝謝~
作者:
magkono
時間:
2012-10-16 07:29
話説:
版主是 相機専家
來的。
感謝分享~
真是很實用的知識。好々的來充實自己。
----- (淡定的來「毎日一語」+「廣宣流布」) -----
數碼影像:真々假々、假々真々、是真是假、是假是真。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