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Twitter另類影響力:觀眾評論左右美劇劇情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9-19 17:34
標題:
Twitter另類影響力:觀眾評論左右美劇劇情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 (26).jpg
(46.0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9-19 17:34 上傳
香港時間9月19日消息,根據市場研究公司Bluefin Labs的統計,過去一年間,發佈在Twitter和社交媒體網站上的電視節目評論從880萬條激增至7550萬條,遠高於同期各種媒體評論總量的增幅。不僅如此,這些評論甚至開始影響節目的製作。
影響加大
熱播劇《諜影迷情》(Covert Affairs)的創作班底在第二季最後一集的創作時,就回應了Twitter上不斷髮出一個問題:該劇主角奧吉‧安德森(Auggie Anderson)能否重見光明?
“有很多粉絲都為他惋惜,他們都希望他能以一種很浪漫的方式複明。”飾演奧吉的演員克里斯多夫‧喬哈姆(Christopher Gorham)說,“社交媒體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問題和很多反饋。”
於是,在最後一集額外增加的橋段中,一位醫生向奧吉透露,他沒有被一項實驗治療項目選上。喬哈姆說:“這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回應了有關該角色的疑問。”
但在各大節目中,以如此明顯的方式回應Twitter用戶提問的仍是少數。製片人都表示,願意通過這一平台實時關注用戶的評論和反應,但具體到劇本和情節的創作,他們卻非常謹慎,不希望讓粉絲們獲得過大的控制權。
《吸血鬼日記》(Vampire Diaries)是華納兄弟為CW Network製作的一部劇集。該劇監製助理‧普萊科(Julie Plec)說:“我們努力避免受到太大的影響,避免‘誰聲音大,誰說了算’的情況出現。”
不過,《吸血鬼日記》的主創人員有時仍然難以忽視Twitter的影響。例如,2011年5月,在第二季的結局中有一個場景,吸血鬼凱瑟琳沒有獲得邀請就進入一棟房子。但根據吸血鬼的規定,如果沒有邀請,吸血鬼是無法進入人類的家中的,因此引發了Twitter用戶的大量質疑。
主創人員原計劃在第三季的第一集中解釋凱瑟琳是如何進入這棟房子的,但卻沒有找到一個適合插入這段情節的地方。“當我們回答不了時,我們想,‘就這麼過去吧。’”普萊科說。
但粉絲們卻在Twitter上喋喋不休地發問。“電視劇播了半個季,我們不斷收到各地粉絲的質疑。”普萊科說。根據Bluefin的統計,在2011至2012季中,《吸血鬼日記》每一集平均吸引5.7萬條社交評論,在各大劇集中位居前列。
最終,《吸血鬼日記》想出了一個辦法解決凱瑟琳的問題:該房子之前的主人也是吸血鬼。
謹慎猶存
但還有一些製片人對Twitter評論的價值較為懷疑。他們指出,多數評論都是由少數人發佈的。Bluefin今年7月統計的電視節目社交評論達到7500萬條,但發送者僅有800萬人。而根據尼爾森的數據,美國擁有電視機的家庭達到1.15億戶。
“有時,這種‘地毯式轟炸’來自同一幫人。”《歡樂合唱團》(Glee)監製布拉德‧法爾查克(Brad Falchuk)說。該劇上一季獲得的平均社交評論位居行業榜首。“對此關注過多,可能會有風險。”他說。
另外,社交媒體評論的多少與觀眾群的大小未必存在相關性,至少劇情類節目的確如此。吸引最多Twitter消息的原本是《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等競賽類節目,然而,目前的記錄卻被《謊言少女》(Pretty Little Liars)保持,但該劇的觀眾僅有《美國偶像》的八分之一。
Bluefin的數據顯示,《謊言少女》8月28日的那一集吸引了160萬條評論──平均每1.5名觀眾發表1條評論。
法爾查克表示,他更希望觀眾在看節目時專心致志,而不要一邊看一邊發表評論。“我更喜歡我們的節目能夠引人入勝,讓大家少發些Twitter消息。”他說。
《諜影迷情》監製馬特‧科曼(Matt Corman)則認為,支援在Twitter上最有話語權的觀眾很重要。“觀看該節目的粉絲可以變成該節目的草根組織者。”他說,“在政治上,他們管這叫‘不要脫離基層’。”
但奧吉失明的劇情表明,有一部分粉絲無論如何都無法滿足。還有一些觀眾仍在不斷發佈Twitter消息,希望主創能夠讓奧吉複明。其他還沒有看過第二季最後一集的人仍在問這是否是暫時的。
喬哈姆說,他有時會發Twitter消息,推薦觀眾看看那一集的內容,或者讓其他Twitter用戶代勞。“有些粉絲會替我回答,他們在彼此溝通。”(書聿)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其他-福利
第四波 : 待新增(101.10.07發第四波)
第三波 :
共 贈送4400 個碎鑽 , 送完為止
第二波 :
共 贈送 8000 個碎鑽 , 送完為止
第一波 :
共 贈送4500 個碎鑽 , 送完為止
作者:
magkono
時間:
2012-9-20 06:54
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藉由電子郵件﹑傳訊軟體﹑聊天室﹑留言版等溝通互動。。。
近年來、SNS也帯來 另類 Communication 手段&方法的變化。
以廣告的觀點來看、
顧客的需要也容易反映商家、是個好的市場調査管道。
----- (淡定的來「資源分享」+「廣宣流布」) -----
[討論] 您使用中的SNS社交網路服務,有那些? 踴躍投票*通通有獎:結束
http://apk.tw/thread-105561-1-1.html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