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數字音樂背負版權枷鎖:收入高卻賺不到錢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8-30 13:30
標題:
數字音樂背負版權枷鎖:收入高卻賺不到錢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jpg
(37.36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30 13:30 上傳
在版權費用的重壓下,Pandora和Spotify等數字音樂服務很難獲利
導語: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發表署名本‧西薩里奧(Ben Sisario)的文章稱,雖然數字音樂服務廣受樂迷推崇,而且賺取了巨額收入。然而,由於背負沉重的版權成本,導致他們在盈利道路上舉步維艱。
以下為文章全文:
如果你最近關注過數字音樂的消息,很可能會反複聽到兩個名字:Spotify和Pandora。這兩家企業都通過簡單易用的界面提供免費音樂,而且受到了音樂愛好者的追捧。Spotify的用戶至少為3300萬,Pandora的註冊用戶則超過1.5億。
對於任何一家網絡服務而言,這都是不菲的成就。然而,儘管規模龐大、備受矚目,而且有著不同的商業模式,但Spotify和Pandora仍然折射出數字音樂企業面臨的挑戰。這兩家公司都在虧損,而原因也完全一樣:居高不下的音樂版權費。
Pandora去年夏天上市,但仍未實現過一個盈利的年度,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虧損2000萬美元,實現營業收入8100萬美元。Spotify去年虧損5700萬美元,但收入大幅增至2.36億美元。
這兩家公司的音樂授權方式並不相同,但都要將大部分收入交給唱片公司。Pandora並未與唱片公司展開授權談判。相反,該公司採用了美國聯邦版權法的一項強制授權條款。根據該條款,Pandora可以有條件地使用任意歌曲,並根據聯邦法律制定授權費率。
Pandora雖然推出了收費和免費兩種服務,但幾乎所有收入都來自廣告。不過,廣告收入尚不足以抵消版權費。去年,Pandora的內容採購成本達到1.49億美元,約占總收入的54%。這也難怪該公司最近在華盛頓展開積極遊說,希望下調版權費。
另一方面,根據Spotify在盧森堡提交的文件,該公司有83%的收入來自收費用戶。Spotify母公司Spotify Technology在盧森堡註冊,目前已經在15個國家推出了服務,去年底的註冊用戶達到3280萬。最近的報告顯示,每月使用該服務的用戶至少為1500萬,其中約有400萬人每月支付5至10美元的費用。
Spotify與唱片公司和音樂發行商展開了直接談判,並因此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正因如此,才導致該服務登陸美國市場的時間推遲了2年。這意味著Spotify向每家唱片公司支付的版權費各有不同,而且一直對外保密。但網上仍有很多人根據各種資料計算其大致的內容成本。
Spotify CEO丹尼爾‧艾克(Daniel Ek)曾經表示,該公司約有70%的歷史收入都“還給了行業”。但對近期的財報進行細緻研究便可發現,實際的費率更高。該公司去年的主營業務成本達到2.29億美元,約占營業收入的97%,這其中包含了版權成本和渠道成本。
除此之外,該公司的工資總額超過3000萬美元,還有3000萬美元其他費用。正因如此,雖然其收入高達2.36億美元,卻仍然虧損5700萬美元。
Spotify今後的版權成本可能降低。唱片公司或許會通過降價來確保Spotify繼續繁榮,從而持續獲得版權收入。
但現階段,Spotify的投資者卻必須承受虧損,而音樂的版權費用依舊居高不下。該公司在年報中指出,2012年的“未來最低應付版權費”大約為1.51億美元。
由於歌手和唱片公司最近10年一直在應對唱片銷量的下滑,因此很難降低版權費。但數字音樂服務的大批倒閉,以及Pandora和Spotify的困境,表明音樂行業尚未在版權費與數字音樂收入之間找到真正的平衡。(思遠)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