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Apple Samsung 訴訟全揭秘: Samsung 屢次打錯算盤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8-28 21:53
標題:
Apple Samsung 訴訟全揭秘: Samsung 屢次打錯算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 (3).jpg
(82.5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8 21:53 上傳
導語:國外媒體撰文,對 Apple 與 Samsung 在美國聖何塞聯邦法院的這起訴訟進行瞭解讀,並認為 Samsung 在本案中多次失誤,最終導致慘敗。
以下為文章全文:
糾紛起因
2010年8月,就在 Samsung 推出Galaxy智能手機幾個月後,一群 Apple 律師飛抵韓國。
已故 Apple 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已經在當年夏初的一次會議上告知 Samsung 高管:他認為,搭載 Google Android系統的Galaxy S非法抄襲了iPhone。但考慮到雙方的廣泛合作── Samsung 是 Apple 的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通過談判來解決似乎是最好的方案。
Apple 律師的演講開門見山,他們在第二張幻燈片中寫道:“Android的目的是引領一系列公司模仿iPhone的產品設計和戰略。”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會議進展並不順利。被控抄襲令 Samsung 律師頗為不爽,他們反而指責 Apple 未經許可就使用了 Samsung 的多項技術。
這次會議凸顯出雙方的根本分歧,並為此後蔓延全球的專利大戰埋下了伏筆。而美國陪審團上週五作出的裁決正是這場大戰的關鍵一役。陪審團認定 Samsung 侵犯 Apple 專利,並建議法官判處 Samsung 賠償 Apple 10.5億美元。但由於陪審團發現 Samsung 存在主觀故意,因此最終的賠償額可能會增加兩倍。
Samsung 的關鍵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可能會面臨代價沉重的禁售令。作為全球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 Samsung 股價週一大跌7%,創下近4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120億美元。
Samsung 表示,將努力推翻判決,而科技巨頭之間的這場專利大戰也遠未結束。但現在看來,由於這一裁決至關重要,因此有望改寫流動設備行業的競爭格局。
事關重大
絕大多數專利糾紛都能在庭審前達成和解,尤其是在競爭對手之間。但該案卻事關重大──而且兩家公司對於這個原本就模糊的法律問題也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
知情人士表示, Samsung 認為,該公司的無線通訊專利很強大,而且很有價值,足以抵禦 Apple 的侵權指控。這家韓國公司也不相信 Apple 能夠對矩形或平板這樣的設計元素展開專利保護。
但 Apple 卻認為,該公司的功能和設計專利在知識產權食物鏈中處於上游──而証明這些專利的有效性也成為了這場專利大戰的關鍵所在。
根據法庭証詞、呈堂証供以及多名消息人士的說法,這兩家公司從未接近和解。
Samsung 律師在庭審中稱,有利於 Apple 的判決將會損害競爭。但該公司卻打錯了算盤。陪審團主席本人就持有專利,而整個陪審團也對 Apple 的抗辯更加認可。對他們來說,甚至完全沒有為最終的裁決有過絲毫的糾結。
Samsung 發言人尚未立刻發表評論。
談判無果
Apple 2007年推出了iPhone,改革了手機市場。但同年晚些時候,盟友 Google 卻組建了“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希望全面推廣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Google 的開源策略很快吸引了大量希望與 Apple 一爭高下的廠商。但這一戰略卻惹惱了喬布斯。2009年,雙方關係開始惡化,而時任 Google CEO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離開 Apple 董事會。在《喬布斯》傳中有這樣一段廣為流傳的內容:喬布斯將 Google 稱作“大道”,並誓言對其發動一場“熱核戰爭”。
2010年1月,中國台灣的HTC發佈了一款觸摸屏手機,這款搭載Android操作系統的產品在功能上與iPhone非常相似。 Apple 於同年3月發起訴訟,針對Android陣營的專利大戰就此打響。
不過,與 Samsung 相比,HTC只能算是無名小卒。
在2010年那次充滿希望但卻無果而終的會議後, Apple 和 Samsung 律師又在韓國、加州和美國其他地方舉行過多次會面。
Apple 律師試圖計算出專利授權價格。到2010年10月,他們得出結論: Samsung 應該為每部智能手機支付24美元專利費,為每台平板電腦支付32美元。但根據 Samsung 對自身利潤的測算, Apple 的這一要求會導致所有售價低於450美元的 Samsung 智能手機利潤率縮水一半多。
而且, Apple 的授權要約還不包括該公司的“獨特用戶體驗”。“我們已經明確了這一立場。” Apple 授權主管伯瑞斯‧泰克斯勒(Boris Teksler)說。
2010年末,由於分歧嚴重,雙方停止了接觸。
被控剽竊
Apple 原本認為,由於該公司與 Samsung 關係密切,完全沒有必要訴諸法律。然而, Samsung 非但沒有屈服,反而提出自己的專利主張,包括幫助流動設備通過無線網絡收發信息的專利技術。
Samsung 最終要求侵權產品支付2.4%的專利費,也就是每部設備14.40美元。
但為了將該技術列為行業標準, Samsung 曾經承諾,將以公平條款向競爭對手授權無線專利。法院通常不會禁止企業使用這種標準要素專利,因此與其他知識產權相比,這類專利的價值較低。
2011年初, Samsung 推出了Galaxy Tab 10.1。在 Apple 看來,這是在公然抄襲iPad,同時也表明 Samsung 無意調整產品。
Apple 於2011年4月在加州聖何塞聯邦法院起訴 Samsung ,指控其“奴隸般地”抄襲該公司的創意。 Samsung 很快提起反訴,這場糾紛也迅速蔓延到全球至少10個法院,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和韓國。
此後一年間,受聘於這兩家公司的外部律師事務在全毬花費數千小時展開工作,但均未對對方構成致命打擊。喬布斯2011年10月辭世,庫克則接過了訴訟大旗。
直到最近,這還是一場拉鋸戰。 Apple 的主要勝利源於對HTC的打壓。但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芝加哥的一位聯邦法官駁回了 Apple 對摩托羅拉流動的訴訟,認為雙方均無法証明己方遭受的損失。
對 Apple 而言,加州的官司更加緊迫,因為該案可以証明其iPhone和iPad專利的有效性。
當美國地區法官露西‧科赫(Lucy Koh)針對 Samsung Galaxy Tab 10.1和Galaxy Nexus手機發佈銷售禁令後,給 Apple 帶來了首場意義重大的勝利。科赫法官在禁令中表示, Samsung 有權競爭,“但無權不公平地競爭。”
然而,科赫還是不斷鼓勵雙方和解。上月,庫克與 Samsung 副董事長崔志成出席了一場由美國法院舉行的調解會。
但雙方並未達成和解。除了對標準要素專利存在爭議外, Samsung 還認為,如果進入到4G時代,其專利組合將比 Apple 更加強大。
庭審失誤
該案於7月30日開庭審判。 Apple 派出多名高管出庭作証,而且口風一致,甚至出示了極具殺傷力的 Samsung 內部文件──該文件顯示, Samsung 對自家產品進行了調整,使之與iPhone更加相似。
Samsung 的表現則糟糕得多。科赫給雙方各25小時質証時間,但 Samsung 律師開始花費的時間過多,以至於最後甚至沒有對一些 Apple 証人進行提問。 Samsung 員工通過翻譯或視頻資料的形式出庭作証,這同樣不利於陪審團採納。
Apple 律師哈囉德‧麥克埃爾希尼(Harold McElhinny)在結案陳詞中說:“他們沒派來証人,而是派來了一群律師。”
儘管 Samsung 的專利是幕後談判的重點,但在法庭上,該公司的律師卻未能爭取到與 Apple 的設計和功能專利相同的地位。後者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
Samsung 原本可以要求對己方的專利訴訟另案審理,但該公司卻拒絕了。其律師或許認為,將己方指控遞交給同一組陪審團,可以抵消該公司的侵權行為產生的不利影響。
但這一做法並未奏效。陪審團最終認定, Samsung 侵犯了 Apple 的6項專利。至於是否將賠償額增加兩倍,將在幾週後由科赫法官判決。
Samsung 要求 Apple 賠償3.99億美元,但最終卻一無所獲。
Samsung 誓言將繼續抗爭,該公司可以通過上訴來拖延禁令生效時限,從而為推出新品贏得時間。
但除非 Samsung 能夠翻案,否則 Apple 已經得到了一個明確的裁決:其知識產權的估值不再僅僅是一個理論數據。(思遠)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作者:
magkono
時間:
2012-8-29 06:55
一連的 Apple 與 Samsung 法院訴訟 消息
給我的感想是: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贏了也是輸、輸了也是贏。結果會是誰輸誰贏?
→誰是「漁翁」? 機會帯給 HTC? 内陸的一些業界?
使用顧客也應該有機會來的啦~
各位看官們~您會有興趣嗎? 我識目以待的看在變化中。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