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約書亞·庫什納:27歲互聯網「高帥富」
[打印本頁]
作者:
游幃翔
時間:
2012-8-27 21:48
標題:
約書亞·庫什納:27歲互聯網「高帥富」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i.jpg
(56.9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8-27 21:48 上傳
約書亞‧庫什納 新浪科技配圖
不僅涉足於互聯網行業,創立巴西社交遊戲平台Vostu,同時利用自己對整個行業的瞭解,創建風投公司興盛資本,變身天使投資人
張愎
庫什納在2010年9月推出他的第一隻基金,資金規模達1000萬美元;2011年7月,庫什納的第二個風投基金Thrive II完成募資,其總計達4000萬美元的資金來自機構客戶
今年4月,他因所投資的照片分享應用開發商Instagram被Facebook收購,三天之內賬面回報率翻倍而一舉成名
互聯網的繁榮使得“零成本創業”成為可能,一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也得以憑藉大膽的“創新”創造出巨大財富。而隨著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因Facebook的上市躋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一批年輕有為的“80後”已經找到了通往財富的“捷徑”。
約書亞‧庫什納(Joshua Kushner)就是典型代表。年僅27歲的他不僅涉足於互聯網行業,創立巴西社交遊戲平台Vostu,同時利用自己對整個行業的瞭解,創建風投公司興盛資本(Thrive Capital),變身天使投資人。今年4月,他因所投資的照片分享應用開發商Instagram被Facebook收購,三天之內賬面回報率翻倍而一舉成名。
27歲的“高帥富”
稱身材高瘦、年少英俊的庫什納為美國版“高帥富”一點也不誇張。但與那些驕奢淫逸的紈□子弟不同,庫什納不僅有聰明的頭腦,同時還利用家庭的優勢為自己創造出了一片天地。
1985年6月12日,庫什納出生在新澤西州的一個豪門家庭。他的父親正是因銷售公寓總計價值高達20億美元而聞名的房地產大亨查爾斯‧庫什納(Charles Kushner)。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庫什納從小就被父親帶到建築工地上,學習如何做房地產生意。此外,每年感恩節,他還會和父親一起尋找有可能投資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從小父親就給庫什納灌輸了這樣一種理念:“當所有人都在放鬆時,你就應該工作。成功不會主動找上門來。”
不過,庫什納也一度被父親的負面消息影響。2005年,查爾斯‧庫什納因逃稅、阻攔或恫嚇証人以及非法競選捐款而被判入獄2年及罰款4萬美元。
2004年,庫什納進入哈佛大學攻讀政府及政治學專業。當時,朱克伯格輟學創辦Facebook在哈佛大學掀起了一股創業潮,人人都在自己的宿舍里創辦公司,而大環境的感染下,庫什納也躍躍欲試。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庫什納和研究生馬里奧‧施洛瑟(Mario Schlosser)及丹尼爾‧凱菲(Daniel Kafie)一起籌集5000至1萬美元,創辦了一家社交網絡公司──Vostu,目標市場瞄準巴西。如今,Vostu已成為巴西最大的社交遊戲平台,超過20%的巴西網民都是這個網站的用戶。
大學畢業後,庫什納被哈佛商學院錄取,同時他還在高盛集團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謀得了一份職業。在高盛工作的一年時間里,庫什納白天處理不良貸款業務,晚上處理Vostu相關事務,同時還要奔走於巴西和美國之間。不過,這樣的生活令庫什納意識到自己更適合創辦公司,而不是當銀行家或是學生,因此他把目光投向了天使投資領域。
在哈佛讀書時,庫什納與風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聯合創始人喬爾‧卡特勒(Joel Cutler)結識。這家位於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的風投公司致力於向那些處於早期階段的初創公司提供風投資金。當某家頂級風投基金公司邀請庫什納加盟時,卡特勒說服他自立門戶。
2009年,庫什納創立了興盛資本(Thrive Capital),並在卡特勒的幫助下,吸引到普林斯頓大學投資公司(Princeton University Investment Co。)、英國維康信託基金會(Wellcome Trust)、霍爾資本夥伴公司(Hall Capital Partners)及億萬富翁彼得‧泰爾(Peter Thiel)等機構投資者進入了興盛資本。
卡特勒這樣形容庫什納:“他的思維非常敏銳。他可以很早就發現真正的聰明人以及偉大的創意。”
而普林斯頓大學投資公司總裁安德魯‧戈爾登(Andrew Golden)則指出:“我們不可能只是因為他的家人人脈廣而向他提供投資資金。這根本不是實現長期增長的根本辦法。”
投資Instagram
庫什納在2010年9月推出他的第一隻基金,資金規模達10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媒體及廣告業的公司高管。
自興盛資本成立後,庫什納向家庭裝飾網站Fab 以及網絡銀行業務提供商Simple等初創公司進行了小額投資。
2011年7月,庫什納的第二隻風投基金Thrive II完成募資,其總計達4000萬美元的資金來自機構客戶。這隻基金的投資組合令人垂涎,其中包括藝術品交易網站Art.sy、大眾慈善網站Kickstarter、支付公司Dwolla、群組短信服務公司GroupMe、廉價眼鏡分銷商Warby Parker、編碼教學網站Codecademy以及現場活動社交網站Hot Potato等。
公開信息顯示,庫什納共投資了15個初創企業,併成功地退出了其中的兩筆投資。
據分析人士稱,庫什納所投資的初創企業是2011年投資者眼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幾家公司。例如Dwolla共收到了700多個投資人的投資請求,而庫什納則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分得了一杯羹。
然而,在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中,庫什納自己也沒有想到對Instagram的押注令他迅速成名。
Instagram是一家位於舊金山、由凱文‧希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創辦的流動應用公司,其產品以一種快速、美妙和有趣的方式將你隨時抓拍下的圖片分享彼此。2010年10月,該應用正式登陸App Store,用戶迅速增長,上線僅一週就擁有了10 萬註冊用戶。隨後,用戶迅速覆蓋50多個國家建立了700多個網絡社區。
今年4月7日,庫什納與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和格雷洛克風投公司(Greylock Partners)等重量級風投公司一起對Instagram注資5000萬美元,令該公司估值升至5億美元。而僅僅三天后,朱克伯格高調宣佈以大約10億美元的價格(3億美元現金,外加2300萬股股票)收購Instagram。庫什納的投資也隨之翻倍。
一些人將庫什納能夠迅速在創投領域嶄露頭角歸結為其身上具備成功者不同於常人的資質,例如把握機會的能力超強。Accel合夥人兼著名投資者吉姆‧佈雷耶(Jim Breyer)說:“庫什納擁有成為企業家的巨大潛質。他瞭解公司創始人的想法,而且擁有深不可測的智慧。”佈雷耶向庫什納的社交遊戲公司Vostu和精品網站Art.sy都進行了投資。
庫什納的好友、音樂平台網站Spotify創始人兼CEO丹尼爾‧埃克(Daniel Ek)也指出:“庫什納完全是一個投資者和企業家的混合體,而且他格外擅長開闢業務。”
然而,另一些人對庫什納獲得的成功不以為然,認為2倍的投資收益對於天使投資人來說並不是理想收益,因為在整個行業內,投資最低收益目標基本上被設定在3~5倍,而優秀的天使投資人每筆投資的平均收益率則達7倍左右。
企業家精神的信仰者
不論外界對庫什納的評價如何,投資Instagram的成功已經使庫什納很難保持低調了。
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庫什納稱自己是一個企業家精神的信仰者,他在尋找投資標的時總是對那些能夠創造市場或是破壞市場的企業家進行投資。例如,他所投資的藝術品交易網站Art.sy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它有破壞現有市場創造新市場的潛力。
除此之外,庫什納還喜歡挽起袖子與其投資組合中的初創公司攜手努力。例如在Facebook投資Instagram之前,他就積極參與了Instagram的建設,希斯特羅姆制定了將照片過濾應用程式轉變成無處不在的流動平台的發展策略。而在Facebook收購Instagram一事發生後,庫什納也絲毫沒有改變這種做法。
希斯特羅姆這樣說道:“庫什納每兩週都飛赴我們公司,坐在我們辦公室里和我聊天。其他投資者都沒有這樣做。他還曾問我:‘我什麼時候可以過來與你談談產品問題?’”
對於自己未來的投資方向,庫什納總結為:“基於很多新的平台式的公司出現,我主要是尋找那些可以用非常智慧和有效的方式打包內容的產品以及公司。同時,我還非常喜歡在線消費這項業務。”
庫什納最近投資了一個新湧現出來的初創企業,他本人不願透露該企業的具體名稱。由於擔心該企業網站界面可能會給用戶帶來過於複雜的印象,庫什納與該公司的巴西創始人進行了辯論。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
作者:
magkono
時間:
2012-8-28 06:49
應該説重要的是
需要:有希望・有夢想・有努力・有創意
神馬都是
給IT新貴
來讚一個的!
互聯網的繁榮使得“零成本創業”成為可能,一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也得以憑藉大膽的“創新”創造出巨大財富。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