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8月22日消息,專利不僅是新貨幣,它還可能左右一家公司的命運。處於破產保護期的柯達試圖出售其專利資產,但這一過程並不順利。
文|記者 沈從樂
現實再一次証明,專利正是硅谷的新貨幣。
一些日漸沒落的公司總會以出售專利的方式重新提醒人們關於它的價值。在柯達出售1100項數字捕捉和文檔成像技術專利被法院批准後,就有消息稱 Apple 與 Google 將分別組團參與競購。其中, Apple 聯手了微軟和專利公司Ventures Management LLC, Google 則與專利公司RPX以及 Samsung 、LG、HTC三家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生產手機的硬件公司結成同盟。
這是這兩家巨頭在去年競購北電專利之後又一次站在了戰場兩邊。不過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當初北電專利的起拍價為9億美元,最終 Apple 花掉了45億美元。《紐約時報》當時說,每項75萬美元的價格是過去數年中科技專利交易價的4倍。而最新的消息顯示,對柯達專利的出價遠遠低於公司的預期,柯達此前聲稱這些專利價值在22億至26億美元。
技術公司可以隨時以專利向任何對手發起戰爭。IBM在全球擁有最多科技專利,其法律顧問Manny Schecter說:“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他們嘗試利用專利攻擊我們,他們將遭到同樣的回擊。這將是非常強大的。”
因為手握強大的專利庫,微軟每年可以向Android手機製造商 Samsung 和HTC收取約30億美元專利費─一部智能手機往往涉及上萬個專利;而 Apple 和 Samsung 之間的訴訟案件是現在最受關注的類似對決。
美國最大的專利諮詢公司General Patent的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Poltorak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專利作為科技貨幣將會在商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現在專利已經很少被買來用於實現發明,它是對專利訴訟的一種看漲期權─專利訴訟將成為商業策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柯達在兩年前起訴了 Apple 和RIM,但最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終裁定兩家公司並未侵犯其數碼圖像預覽專利─這是1100項專利的其中一項。而柯達原本打算向 Apple 收取10億美元的授權費。非常不巧,這樣的結果無疑對這次出售產生了消極影響。
柯達一年前就開始嘗試出售這些專利,其中700項涉及數碼相機及其他設備的圖像捕捉、處理和轉換技術,另外400項為涉及圖像分析、操作、標籤以及網絡服務工具的專利。當時公司們就擔心柯達有破產風險而沒有出手,而也正是由於沒有成功賣出專利,隨後柯達不得不進入破產保護程式。
對於柯達來說,這部分專利僅占其1.07萬項專利的10%,並且根據柯達總裁彭安東此前的說法,這隻是柯達的儲備專利,並不涉及柯達的核心業務。據柯達中國新聞發言人稱,目前柯達的核心業務集中在B2B的商業圖文影像市場,這一部分的業務收入已占到柯達全球收入的70%以上。
並且在今年1月宣佈申請破產保護之後,柯達已提出計劃逐步退出數碼相機、袖珍攝像機和數碼相框等採集設備市場。
對於 Apple 、 Google 及其他流動設備製造商而言,這些專利將可用於處理相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圖像,改進產品中的鏡頭品質,增強圖像識別能力。但它們並非是流動通訊方面的核心專利。專利服務公司IPNav的CEO David Pridham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Apple 和 Google 都注意到了柯達的專利組合,但將一些已經向其他關鍵企業授權的邊緣專利組合在一起並不是一個好選擇。”柯達在數字捕獲方面的專利從2003年至今為公司帶來了30億美元的授權收入。
Alexander Poltorak認為,柯達專利的最後出售價格將處於1.1億至2.75億美元之間。
這意味著柯達還要面臨很大的破產風險,因為債權方的壓力已迫在眉睫。柯達之前從花旗集團獲得了為期18個月的9.5億美元的破產貸款,目前,柯達已抽取了7億美元,並在此基礎上發行了1.14億美元的信用証。若不能依靠此次專利拍賣獲得理想收入償還破產貸款,柯達要在剩下的一年時間里完成扭虧為盈,解決多年銷售下滑所致的現金流緊張及股票退市危機則將變得更加困難。
柯達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總營收為10.8億美元,同比下滑27%。淨虧損2.99億美元,相比於去年同期1.79億美元的虧損額同比擴大了67%。
來源 香港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