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正敦促 OEM(電腦製造商)確保 Windows 11 能正確辨識 USB 硬體問題,並在電腦充電過慢或資料傳輸速度異常時提醒使用者。微軟一向強調透明度,經常公開針對 OEM 的建議。 內部測試發現,一些 OEM 錯誤地將 Type-A 埠標示為 Type-C,或反之。一般消費者可能不會注意,但這會導致效能異常,也讓 Windows 11 無法正確判斷 USB-C 埠的問題。Windows 11 24H2 的改進
在新版 Windows 11(24H2)中,USB-C 錯誤回報功能獲得改善。當裝置充電過慢或連接了不支援的配件時,系統會發出通知。 在「藍牙與裝置 → USB」設定頁面中,使用者可以開啟相關提示,例如「當 USB 充電過慢時顯示警告」。 此外,當啟用省電模式時,Windows 甚至可以阻止 USB 裝置充電,以延長電池續航。ACPI 與驅動程式問題
這些功能依賴 ACPI(進階組態與電源介面)驅動程式來正確運作。如果 OEM 在 ACPI 標記上出錯,例如把外部 USB-C 埠標記為「內部」,Windows 就不會顯示警告,甚至可能導致藍畫面(BSOD)。 微軟測試發現,這類錯誤相當常見,導致使用者無法獲得正確的 USB 問題通知。微軟對 OEM 的要求
微軟要求 OEM 使用 Windows Hardware Lab Kit (HLK) 驗證 USB 埠,並在不同情境下測試,例如使用功率不足的變壓器,確保 Windows 能正確提示「需要更換變壓器」。 微軟也強調,OEM 應避免出貨不符合標準的 USB-C 埠,否則會影響使用體驗。未來展望
雖然微軟現在強制 OEM 遵守規範,但便宜機種或部分大廠產品仍可能出現 USB 問題。這些新規範是否真的能提升 Windows 硬體品質,仍有待觀察。
很多人應該遇過:筆電插著 USB-C 充電,結果電量還是掉得比充得快。官方說法都是「你的變壓器功率不足」,以前 Windows 不會特別提醒,讓人一頭霧水。
還有一種情況是 USB-C 埠標示錯誤。有些廠商把只能傳輸資料的孔,標成支援充電或影像輸出的插孔,結果使用者插上去發現「怎麼沒反應?」
微軟內部測試甚至提到過:有些 OEM 在 ACPI(電源管理表)裡亂標,導致 Windows 以為那個 USB 埠是「內建的」,結果系統根本不會跳警告,嚴重的還會藍畫面。
另外,之前也有傳聞說某些品牌的筆電,為了省成本,USB-C 埠其實只接了一半功能 (只能 5V 充電,沒有快充協議)但外觀卻印著「閃電符號」,讓人誤以為支援 Thunderbolt。在 Reddit、PTT 都有出現過。
總結來說,微軟就是把這些「大家早就遇過的坑」正式點名,要求 OEM 必須讓 Windows 11 能跳出警告,不然使用者會覺得是 Windows 的錯。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