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作者:曾彥菁 (繁_PDF)
[打印本頁]
作者:
oppopp1223
時間:
2025-4-16 19:04
標題: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作者:曾彥菁 (繁_PDF)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jpg
(78.8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4-16 19:05 上傳
內容簡介
寫給對自己的人生、工作產生懷疑的你!
我並不是儲備了勇氣才出發,
而是在追求理想生活的過程中漸漸長出了勇氣。
讓喜歡成為你選擇的理由,不用害臊,不必抱歉,
這個生命是你的,只有你有權掌控。
不管幾歲,許多人都會遇上一個「坎」:對自己的未來全然沒有想像,也不知道以後該做些什麼?曾經以為的夢幻工作,如今只換來身心的疲憊不堪,遲疑這是不是能做一輩子的事?人生真的要繼續這樣過下去嗎?
Amazing就是遇上這樣的「坎」,當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她任性地離開主流職場,踏上尋找理想生活的路──只做喜歡的事,真的可以嗎?/不會餓死嗎?
跌跌撞撞摸索了兩年,她獲得的答案是「可以」。因為真心喜歡,工作與生活就不再是天秤的兩端,而是互相完滿的一個圓;越是認真生活,越能滋養工作,能發揮的影響與得到的回饋也更多。她的工時不僅減少了70%~80%,更在一年後,收入到達全職工作的水準。
走過這段日子,她想邀請同樣徬徨的你,試著慢下來,問自己「工作」到底是什麼?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認識自己是誰,並誠實回應心中的渴望,踏出成為自己的實踐之路。
▌關於職場上的「不自信」
「不快樂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搞不好正是因為太努力迎合社會,偶爾退一步看看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也許就能找到真正可以努力的空間在哪裡。」
▌關於改變生活的「不敢」
「當你想要的是在有生之年發揮內在最大的創造力,那就沒有任何人能跟你搶奪,一路上都將通行暢快,唯一能阻擋你的就是自己的心智與恐懼。」
▌關於慾望的「不滿足」
「看清自己的慾望,讓自己對金錢的依賴少一點,就能換回更多自由的空間,不論是你的時間或精力,才有機會得到實質上的釋放。」
▌關於轉換期的「不順利」
「請不要帶著幻想貿然離職,以為換了跑道或轉變工作模式,就能無痛得到一個快樂無憂的人生,唯有不斷直面自我的恐懼,才是一切改變的至關要件。」
人生永遠沒有好壞對錯,也不須與他人比較,重要的是如何活出你最喜歡、最樂在其中的版本。
作者簡介
曾彥菁 Amazing
文字工作者,在女人迷、天下獨立評論等平台遊牧寫作。
一次失戀後,開啟心靈探索之旅,發現人生的痛苦都有生長脈絡,看見並梳理,我們才有機會活得不一樣。相信這樣的路徑,適用於每個生命,我們來到這世界,就是為了讓靈魂更美好。
現階段生命目標為:活得自由而無懼,清明又盡興。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part1.rar
(30 MB, 下載次數: 262, 售價: 1 個碎鑽)
2025-4-16 18:5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part2.rar
(30 MB, 下載次數: 251, 售價: 1 個碎鑽)
2025-4-16 18:5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part3.rar
(30 MB, 下載次數: 250)
2025-4-16 18:5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part4.rar
(30 MB, 下載次數: 250)
2025-4-16 18:5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part5.rar
(9.39 MB, 下載次數: 248)
2025-4-16 18:5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solomonmis
時間:
2025-4-16 21:24
有你真好,謝謝你每天分享有用的書籍,讓我漲智慧,下載收藏起來,慢慢來研究研究,感恩。
作者:
aGGYYpk
時間:
2025-4-16 21:28
離職後才懂的生活,這種經驗也有過,感謝分享
作者:
f168
時間:
2025-4-17 03:12
跟著作者來感受一下,謝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rroger1437tw
時間:
2025-4-17 06:34
感謝分享好書,下載來看增加知識
作者:
kai0815
時間:
2025-4-17 09:49
,專注於熱愛的事物,工作與生活將不再對立,反而相輔相成。這個是要學習的,謝謝分享
作者:
witchyoyo
時間:
2025-4-17 16:06
好棒的實用書,感謝大大分享,很喜歡。
作者:
vshadow
時間:
2025-4-19 21:02
感謝樓主不吝分享好書,均霑書香生活與心靈智慧。
作者:
chenmb85771067
時間:
2025-4-20 21:05
如果生活是工作人生還真悲哀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