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指出,50歲以上、尤其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對象,隨著年齡增加,帶狀疱疹的感染風險會顯著提高,最高可達一般人的3.8倍。
吳至行分析,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易誘發。相關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 ,其他像是曾接受免疫抑制劑的腫瘤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相對風險更為一般人的10倍。
即便帶狀疱疹痊癒,病毒也仍會在神經節潛伏。吳至行說明,糖尿病患者痊癒後,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了將近50% ,痛楚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還可能提高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血液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則可能容易出現瀰漫性帶狀疱疹、疱疹性腦炎等嚴重後果。
吳至行也提到,約一成的民眾會經歷帶狀疱疹復發 ,且最快兩個月內就可能再次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平常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並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格外重要,鼓勵民眾趁施打公費流感疫苗的機會,與醫師討論帶狀疱疹的預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