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台灣中文網
標題:
五豆養五臟
[打印本頁]
作者:
Androide
時間:
2012-7-21 02:36
標題:
五豆養五臟
「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
是一句民間諺語。(一錢為3.75公克)
傳統飲食講究「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在五穀中,若沒有豆類食物就會失去平衡。
1.紅豆‧補 心
紅豆又稱赤豆,屬火,味甘酸,性平。
歸心、脾、小腸經,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穀。有補血利尿、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食性本草》中記載:紅豆有下水腫、久食瘦人,具有減肥之效。
2.綠豆‧補 肝
綠豆又稱青小豆,屬木,味甘,性涼。
是清熱、解毒、祛火的常備食物。《本草綱目》中記載:用綠豆煮食,可清熱解毒、消腫下氣、解渴消暑、潤澤美膚,綠豆粉解諸毒、治瘡腫、療燙傷;綠豆皮解熱毒、退目翳,綠芽菜可解酒、解毒。
3.黃豆‧補 脾
黃豆又稱大豆,屬土,味甘,性平。
入脾、肺、大腸經。有豆中之王美名的黃豆可煮湯、炒菜或做成豆漿、豆類製品、味噌、醬油等。黃豆磨成粉後,加入麵粉中做成饅頭、麵餅等。泡水發芽成的黃豆芽,營養可口。
4.白豆‧補 肺
白豆也稱蕓豆,屬金,味甘,性平。
入心、肺、大腸。有大白豆和小白豆之分,大白豆像胡豆大小,小白豆像綠豆一般大,但比綠豆長。有理中益氣、補腎健脾、和五臟、生精髓、止消渴。
5.黑豆‧補 腎
黑豆也稱烏豆,屬水,味甘,性平。
《本草綱目》中記載:黑豆屬水性寒,可以入腎。
經發酵做成豆豉或者燉煮當茶水喝,也是釀造醬油的主要的原料之一。具有補益腎臟、益陰活血、強筋健骨、安神明目功效。
小提醒
{保存}
裝在乾燥的容器中,放於陰涼乾燥處儲存。
{選購}
以顆粒完整、飽滿、富有光澤、無破損及蟲蛀現象者為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作者:
yes987789
時間:
2012-7-21 13:15
阿 評分的地方 字數限制被切啦~.~
我要說的是
為了方便機器採收 在收成前會噴大量生長素(還有農藥)
好像買回來要放一段時間
等上面殘留的化學成分分解再食用
作者:
ltachih
時間:
2012-7-21 17:18
都是好豆但是還是要平均攝取
作者:
kpl8989
時間:
2012-7-21 18:35
知自己的健康狀況..感謝分享.....實用的
歡迎光臨 Android 台灣中文網 (https://apk.tw/)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