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思想家,也是研究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問題最著名的理論家,現為里茲大學與華沙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包曼對社會學與社會理論的卓越貢獻,使得他分別於 1990 年與 1998 年獲頒亞馬菲獎(Premio Europeo Amalfi per la Sociologia e le Scienze Sociali)與阿多諾獎(Theodor-W.-Adorno-Preis)。
包曼的主要著作包括他稱為「現代性三部曲」的《立法者與詮釋者》(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1987)、《現代性與大屠殺》(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 1989)和《現代性與矛盾心理》(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 1991);而貝哈茲(Peter Beilharz)則把《後現代倫理學》(Postmodern Ethics,1993)、《斷片生活》(Life in Fragments,1995)與《後現代性及其缺憾》(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1997)稱為「後現代性三部曲」;近年來,包曼以「液態現代性」作為核心概念,陸續出版了《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2000)、《液態生活》(Liquid Life,2005)、《液態恐懼》(Liquid Fear, 2006)、《液態時代》(Liquid Times,2006)以及本書。